第十六章 东方已晓(十)大夏帝国的第一次“殿试”(3/3)

“谢陛下,学生愿意”

只剩下傅鼎臣一人,只见郑重地向尼堪施了一礼,“学生之志,唉,一言难尽”

他这话一出举座皆惊。

不过不仅是尼堪,还是傅鼎臣本人却依旧波澜不惊。

“陛下,学生生性懒散,不愿受官家束缚,原本想着像李太白一样,一本书、一把剑,四处游历,遍访名山大川,结交佛门高僧、道观仙长,以琴棋会友,以剑御敌,间或略使医术,拯救苍生一二”

“去年跟着山西难民去了山东一趟,才得知,以一人之力,能救活自己就不错了,何来兼济天下?”

“来青城后,趁着考试还有些时日,学生在青城、九原游历一番,不禁感叹万千,这些地方,放在大明那里,肯定是边塞苦寒之处,不过学生一看之下不禁暗暗叹服”

“与山西、山东、京畿比较起来,这里更像中原繁花似锦之处,而那些地方更像边荒僻壤,这里的人,无论士农工商,还有牧户,无比意气风发,其乐融融”

“而黄河以北之地,近几年由于大旱、蝗灾、瘟疫,已经是魏武帝诗中所描绘的‘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惨淡景象了”

“那你的的志向是……”

傅鼎臣向尼堪深施一礼,“陛下恕罪,学生还想在贵国继续游历,此后,……再做打算”

此言一出,尼堪身边的几位大臣都是怒目相向,尼堪依旧面无表情。

“先生除了眼下的名字,是否尚有其它的名号?”

傅鼎臣一愣,这都哪儿跟哪儿,犹豫了一下,“不瞒陛下,本来学生不打算出仕的,正准备将鼎臣改为‘山’,将字‘青竹’改为‘青主’”

“可是主人的‘主’?”

傅鼎臣愈发奇怪了,此人怎地一下便明白自己准备改成的字号?

“正是,陛下”

尼堪听了微微一笑,“也罢,人各有志,先生博古通今,更兼医术精湛,还研习过佛家、道家、天方、天主的教义,更对古往今来的兵法颇有研究,原本是想请先生在枢密院或礼部屈就的,听了你刚才的话,似乎尚未下定决心”

“就依你的意思,朕再赐给你令牌一面,骏马一匹,向导一人,你可在大夏帝国境内随意游历,若是回心转意了,大可回到阳都,朕的大门随时向你开着!”

傅鼎臣内心感动,自己这事若是在大明,一个“狂妄”、“大不敬”的名头是跑不了的,没想到此人竟然有如此的肚量。

“谢陛下!”

他单膝跪下了,心里隐隐有些激动。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