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鬼山之前(2/2)
尤珊珊看着耿家建傻傻的样子,禁不住噗嗤一笑,随即她蹬开自行车的车腿,“我这得接孩子去了,到时间了!”
“额——额——”耿家建点点头。
尤珊珊骑着车子,姿势真是优雅,甚至有一些《罗马假日》中女主角的风姿。
耿家建目送着尤珊珊离去,直到看不见为止。
唉——耿家建长舒了一口气,心想自己这干的是啥事啊!真是丢人丢到家了!
耿家建精神不振地往山头上走,想去看看自家的玉米地。
耿家建顺着山路向上走,看着路边上的高高的玉米,心里才从刚才的尴尬中走出来,自从上一次大旱之后,连着几场雨下得很及时,那时玉米趁着时节一下子长了很高,长势很猛,真的像有些人描写得那样,似乎听得见玉米拔节的声音。
现在的玉米正是开花授粉的时节,满世界都是玉米花粉的味道。
现在程家似乎消停了不少,放炮炸山的声响也没有了,以前进山拉石材的货车也少了很多,即便有车,也是在天黑之后偷偷地装车偷偷地拉走。
但是,似乎有些完了,除了耿家建所在的这个山头外,吕圩子周边的一些大大小小的山头都被挖了一个遍,好的大石块都用机器运走了,剩下的碎石渣土便弥漫各个山头。
唯一完好无损的是吕圩子南边的鬼山,靠着武河的一座高山,这座山虽然也属吕圩子村里所有,但流传至今的说法是,这座山很邪乎,你听这名字:鬼山,也不知是从何时起的这个名字,传说这山上有很多冤魂饿鬼存在,连白天都很少有人上山。
鬼山,乡志和家谱上显示,这名字自明代就有了,据说这是一个很出名的地方,所以整个乡镇就叫鬼山,名字由来已久,民国期间,人们嫌这座山名难听,去其谐音桂山,也就是如今乡镇的名字。
这样也好,要不是人们对这座山有所顾忌,也许就叫程家也给折腾得不成样子!
耿家建看着那些光秃秃的山丘,有些心痛,他还记得儿时村庄的模样,青山掩映,绿水环绕,如今却像是一个落魄的孩童,衣衫褴褛、浑身脏兮兮的。
唉!这个村子怕是再难回到以前的样子了。
就像童年一样,回不去的童年!
每个人心里的某一部分,都属于当年的自己,永远是孩子般的模样,代表了年少时的所有美好和期许。如今回头遥望,有怀念有伤感,但任你如何去追忆,那样的时光永不再回来,就像那轮咖啡色的夕阳,每天都落下,只是,在你的眼中,已无法如当年那般纯粹美好。
蓝天依旧,风轻柔,玉米花粉的香味萦绕。流云飘渺无迹,从不留恋任何一寸蓝天。羡慕它的轻盈,嫉妒它的自由,渴望它的无忆,畅想它的梦恋。时光辗转,色彩斑斓的梦悄悄流逝,十字路口不知不觉多了几分凌乱的选择,错综的交际。
耿家建回首自己的二十年经历,想着慢慢长大的自己,身边已不再像以往那样容易找到结伴而行的朋友,只愿与拥有同样心情的你产生如呼吸版的细微共鸣,在漫长的成长旅途中一起欣赏那些无法逃避的孤独的风景。
像很多小孩一样,小时候,耿家建的身边也有个这样的伙伴,和自己一起并肩坐着,幻想着长大以后会怎样怎样。两小无猜的感情,虽然没有结果,因为纯真,却一辈子都留在心头。而且,每每想起,都是那样会心的,傻傻的笑。
只是慢慢的,慢慢的,谁都已经回不到那个小时候。成长过程中的思考、友情、迷失、沉默、遗忘以及失去的,也许其中仍旧伴有成长过程里无法避免的言不由衷,但是关于成长的归宿,你我又能寻找到怎样完美的答案。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偏离轨道。
也许,大家要做的,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善,想要的生活。
耿家建感叹:回不去的小时候,都被温暖的保存着,等待着,再一次被风柔柔翻开的时候。那个时候,依旧是蓝天白云,依旧是,纯粹得那么的心酸……
年龄越增长,越容易回忆过去;压力越大,愈向往回到童年。童年,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少年不识愁滋味,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因为童年被爱包围着,所以不管贫穷还是富有,大多数人的童年都是快乐的。
童年的大家身在福中不知福。
现在懂得了!却已经失去了童年。
耿家建心想:失去了才知道珍贵,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耿家建看着西天的云彩,心里多了一些感触。
这时,耿家建却又听见玉米地里有奇怪的声音!
啪啪啪!
啪啪啪!
耿家建警觉起来,不会是上次偷欢的那一对吧?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