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捉贼捉赃(2/2)
这孤儿寡母的,不会出什么意外吧?耿家建看着紧闭的门,心里很不踏实。
门没锁,是从里面栓上门的。
耿家建喊了一声;“嫂子——”
没人答应。
于是耿家建的潜意识里有了不祥的预兆。
是不是尤珊珊和孩子在家用煤气做饭,结果煤气泄露,两个人中毒了?
要不,就是有坏人垂涎于尤珊珊的美色,翻墙进了屋里,把尤珊珊给谋害了?又把孩子也给害了?
耿家建思来想去,觉得有些不对头,他决定要进去看一看。
这个时候的天气还有些热,到地里干活的人也少,而尤珊珊的家门口又比较偏,所以只要注意一点就不会被人发现。
耿家建踩着一块石头,攀着墙头翻了过去。
耿家建有些紧张,要是尤珊珊真的出了事,那可该如何是好。但此时已经容不得多想,他赶紧朝着堂屋走去,还没到屋门口,他却听见了屋里有动静。
哼哼啊啊的声音。
啪啪啪啪的声音。
这是怎么回事?难不成这尤珊珊大白天的在家偷汉子?耿家建心咚咚跳着。
他想要离开,但心里一个声音确却是要他去探个究竟。
想不到,那个长得端庄秀雅的尤珊珊居然是这种人!耿家建心里很不是滋味。
寡妇门前是非多!这句话说的对呀!
这尤珊珊也是寂寞孤独饥渴难耐呀!
可是,这个男人是谁呀?耿家建突然想知道这个男人是谁。
“寡妇门前是非多”,一提到这句话,总让人感到在幸灾乐祸中有些暧昧;在家长里短中有些遮掩。“众口铄金,积魂销骨”,在背后的指指点点,在对面的遮遮掩掩,时间一久,假得也变成真的,真的也就没人相信了。而寡妇这门前的“是非“也就多了起来。
一个寡妇,如果貌美,她的“非”不会长久,一定有男人救她于水火。
一个寡妇,如果积有余财,她的“非”也不会长久,有钱能使鬼推磨,更何况是人呢?
一个相貌出众、又艰难度日的寡妇,她的门前一定少不了“是非”。
尤珊珊再坚强,再能干,但是作为一个寡妇,她的境遇又能好到哪里去?
想想吧,普通的人,没有那种责任,也没有那种良心上的义务。而亲戚朋友,也就拿这“是非”二字当借口,理所当然的袖手旁观,置之不理了。至于在道义上,在良心上,更可以居高临下、安之若素了。
在古代封建社会,一个寡妇的最好的去处,就是水井,就是大梁,就是用青春年华换来的死后让别人用来炫耀的贞节牌坊。
这就是“胳膊拗不过大腿”,一种制度性的悲哀!
饮食是人的自然**,是不可缺少的,如果过分追求,就是贪吃。
男女之事是人的本能欲求,是不可缺少的,如果采用不合理的手段去满足需要,那就会导致道德的败坏;财物谁都想要,是不可缺少的,但靠违反道德、法律的手段取得财物,就成了盗贼。
人如果只求放纵自己的**,那就会引起事端触犯法律。这是很明显的社会学规律。
是的,寡妇也是人,也需要赚钱吃饭穿衣求生存,也需要行男女之事得人伦,由此产生的是是非非,大多出于别人强加在寡妇身上的“不合理”罢了。用宽容的眼光看待寡妇门前的是非,与“生我所欲,义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的儒家精神是吻合的。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寡妇门前的是非,多与性有关,寡妇只是普通女人而已,她们不是神,她们需要在生理上做到调和,维持起码的身体健康。由于女性独特的生理结构,使得女人守寡备受煎熬。身边没有男人,长夜漫漫,自然寂寞难熬,不东想西想才怪。如果女人长期性冷淡,性孤僻,明显不益于健康,特别是对守寡的女人来说更需要正常的生活来调整身体,只要不滥性,就不能说寡妇有违道德。人体阴阳存在两个系统,必须保持相对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机理活动,它的机理活动,必须符合阴阳平衡,这与易理的天人合一思想完全一致。另外,每个人都有与外界沟通交流的生理**,即便不是单纯的为了性的满足,寡妇与其他男人进行交往,说说笑笑,也不该成为他人眼中的是非。
所以,作为一个寡妇,尤珊珊要是真的偷人,倒也是可以理解的。
寡妇可以有一千种理由找男人,但耿家建却是无法接受尤珊珊找男人。
而且更让耿家建受不了的是,你尤珊珊又何必要在自己面前装作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
同时,耿家建也很是忌恨这个男人,居然敢大白天地做这种事。
所以,耿家建一定要看看这个可恶的男人是谁!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