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又起波澜(2/3)
但还是很关心能治自己怪病的医术,听说可以带着配好的药回家,这下也免去了自己的后顾之忧。
此刻,他的心早就回到了自己的家里。
父亲被打,人家欺负上门了,自己怎好坐视不管?
“小伙子——”张老爷子关切地问耿家建,“想不到你的家里会出现这种事情。”
“您不知道,张爷爷,人们都说山村贫穷民风淳朴,可实际上,我们那里民风很是彪悍!人们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可能是太以偏概全了,但实际上我们那里很多人确实是太势利。”
“说说看——”张老爷子很感兴趣,作为过来人,他知道人性这个东西都是大致相同的,这个与经济条件,与受教育程度有些关系,但也不是绝对的。
耿家建继续说:“就像我们吕圩子村一样,总共二百来户,八百多口子人,却乱得像一锅粥……”
张老爷子饶有兴趣地听着,同时不时带着赞赏的目光注视着耿家建,他像是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样子……
年轻真好!张老爷子心里暗暗赞叹!活力、精神!眼睛里带着新奇的光!对这个世界充满着期待!一颗想要改变世界的蠢蠢欲动的心!
耿家建难得遇见一个愿听自己白话的人,便将自己所知的山野烂事说了起来……
耿家建出生的村子位于山沟子里,但从环境上来看,那可真是有山有水有树林,空气好,也没有城市里的雾霾。
当然了,车也少,根本不会出现什么堵车。
在农村,这两年热衷于买车,而且买了车一定要停放在家门口,谁家门口要是不停上一辆汽车,那可真是一件掉份儿的事!
起码也要弄一辆二手的面包车也行。
农村人好面子,有时候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现在年轻人结婚,彩礼被烘托得越来越高,人家富裕些的地方流行新房、轿车,还有动辄几万甚至十几万的彩礼,像吕圩子这种穷山村也跟着去凑什么热闹?几亩薄田得不了几个收成,全靠外出打工,一年赚个仨瓜俩枣的,凭什么承担得起这么高的彩礼?
村里最有钱的也就是村长家,靠着霸占的石塘,开采石头卖钱,一年能赚二三十万,但一般的家庭也就是一年一两万块钱的收入。
实际上,在耿家建的家乡,生男不如生女!男孩子才十多岁时,父母就要卖力气攒钱,在今后的几年盖房子,攒钱给孩子娶媳妇;要是女孩子就轻省多了。但农村的观念落后,还想着生男娃为了传宗接代,所以注定受苦受累!
最难过的便是像耿家建这样的家庭:两个儿子。五年前,家里砸锅卖铁东拼西凑,好歹让哥哥娶回了嫂子,这不,家里今年还没还完欠帐呢!
这个欠账是家里欠的,像耿家建家里的这种情况,儿子结婚,父母借钱操办婚事,之前欠的账都是父母还,新成立的家庭手里拿着几万块钱,那便成了自己小家庭的存款。这就是很多农村家庭所面对的现实。
吕圩子全村人口八百多,共有六七个姓氏,其中吕家和许家,是村里的大户,就这两个姓氏,就占去了全村七百人,余下的一百多人包括着李家、赵家、程家,以及耿家建他们耿家。
耿家一直是一脉单传,到了耿家建爷爷那辈才有了耿家建的父亲叔叔两个男丁,到了耿家建这一辈,也依旧是两个男丁:耿家建和他哥哥!
也许这就是命,二叔家一直生了四个女娃,却生不出一个男娃,这会也认命了。
在古代社会,讲究宗族实力,而在农村,也是讲家族势力的。
这不,在吕圩子,吕家许家两大家族,人口最多,势均力敌,所以村里的事务都是由他们把手,两年一届的村委会选举就像是一场战争!每次这个时候,吕家和许家也是四处拉票,自己家族里的选票自不必说,他们都在争取两大家族之外的其他小姓。
就在在这件事上,他们耿家,尤其耿家建的父亲站在吕家一边,这才得罪了后来当上村长的许家,结下梁子后,上任的许村长就开始打击报复他们。
耿家建估计父亲挨打,可能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在那里生存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耿家建生来厌烦这种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的生活,所以便想通过考学离开山村,谁知命运弄人,或者自己太笨,复读了一年还是没能考上,看来自己还是要回到村里过活了……
想到这里,耿家建便是很颓废,感觉人生变得灰暗了。
张老爷子见耿家建脸色不好,便叫耿家建好好休息,自己则跑到自己房间里鼓捣着些啥。
耿家建看着老爷子哆嗦着忙乎着,一股热流涌上心头!
多么好的一个老人啊,这真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哪!
耿家建心里暗暗发誓:不管自己是不是老人家所说的什么纯阳之体,也不管能不能像老爷子所说的练成什么绝世技能,自己都应该好好活下去,自己要凭着自己的不断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一定要让帮助过自己的这些人的付出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