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吃瓜群众(1/2)

中午十一点多,耿家建正在家里帮着母亲做豆腐。

说是帮着做豆腐,其实主要是耿家建的母亲在忙活。

耿家建无非就是往地锅里添一些柴火,再帮忙拿个东西什么的。

这个时候,耿家建听到巷子里有人喊道:“来检查的喽!看看去喽!”

耿家建料想应该是上边的考察团来了!

这个时候来?这还没考察呢,就快要到了午饭的时间了!看来这领导也真是会安排呀!

耿家建鼻孔里发出哼的一声,这个时候来,肯定是应付性地走走过场,然后便是回到大饭店里推杯换盏了!

这都是官场上的常规程序,连村里十来岁的小孩都知道!

“小建,要不你去看看热闹去吧!”耿母系着围裙,正在洗着笼布,耿家建知道这笼布是等着要给豆腐压成型的。

“娘,咱还得做豆腐呢!我要是去看热闹去了,你一个人可干不了!”耿家建笑着说,“再说,上边来考察,这有什么好看的,又不是什么舞龙舞狮的……”

耿母笑笑,“我听你爹的意思,是想让你多见识见识,想着以后还能村里干些什么的,正好这会儿不忙,你去看看也行,等一会儿点豆腐的时候,你赶过来就行……”

耿家建想了想也是,现在还不太忙,自己倒还真想看看那帮人的排场。

其实耿家建最感兴趣的还是那个老干部,他想看看这个当年打过鬼子的老将军长得什么样子。

打过鬼子,这些人可是国家的英雄,耿家建也想见识一下老将军的风采。

“娘,要不我到村头看看?”耿家建跟母亲说道。

“去吧,顺便看看你爹,看看会不会有人找他麻烦……”耿母说道。

“找他麻烦?谁会找我爹的麻烦?”耿家建不解。

耿母叹了口气,说道:“不让他干,他还光想干,你没看这村里的这些人精都一肚子的心眼嘛!我就是担心你爹性子直,被人家当枪使……”

耿家建点点头,“我觉得没事,我爹可是聪明着呢!”

说着,耿家建便洗了一把手,朝着门外走去。

耿家建没有直接往西走,他朝着东边走去,他这两天没有见尤姗姗,心里想得慌,他想去看上一眼,另外他还有件事要和尤姗姗当面说。

收完了玉米,村里的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晒着玉米,也有一些,是把玉米剥皮的时候,留上玉米皮子,然后把一穗穗的玉米编起来,挂在墙头上挂在树枝上。

黄澄澄的玉米给原本光秃秃灰土土的村子增添了几分亮色,让人禁不住心生丰收的喜悦。

尽管这满院子的玉米最后卖了可能还值不了几个钱,可是农村就要有农村的样不是,这样的感觉就很好,让人看了舒服!

可能是人们都去围观村委去了,村子里也见不得几个人。

也难怪,村里本来就相对闭塞,哪里有什么新鲜事?大家一听说上面要来一些大官,便都想着去看看热闹。

乡亲们一般都是在电视上看到这些当官的,今天好不容易有活的来了,他们也想看看这些吃国库粮的人们到底长得什么样子!

耿家建走到尤姗姗的门口,发现大门紧闭。

在耿家建的建议下,尤姗姗换了一个大门,这是一种铁门,跟着之前不同的一点是,现在的这个门是暗锁,你看不出来家里有人还是锁门了。

耿家建拍了一下门,铁门发出沉闷的声音。

没有人应答,倒是院子里的那两条狗汪汪叫了起来!

哎?这个尤姗姗不在家吗?是不是已经去看热闹去了!

耿家建觉得尤姗姗去看热闹的可能性不大,毕竟尤姗姗还是跟着村里那些说三道四的娘们不是一路人。

闺蜜,大概是城市里女性朋友的称呼,在农村,年轻姑娘们有脾气相投的玩伴,这些中老年妇女们也是有着自己的知心人,平日里相互串门,扯一扯村里的闲事,编造一些子虚乌有的谣言,便是这些人的乐趣!

在这个相对闭塞,而且娱乐活动几乎没有的村落里,这些事情变成了大多数女人乐此不疲的事情。

而且,尤姗姗便不是这样的人!

她几乎没有一个能够说上话儿的妯娌,她不爱讨好别人,不想着违心地跟着一些人聊东聊西。

从这方面上讲,尤姗姗算是一个情商不高的女人,或者说,她是一个不爱八卦的人。

耿家建心里纳闷,这尤姗姗要是不在家,会去哪里了呢!

耿家建想要给尤姗姗打电话呢,可是一摸身上,手机落在家里了!

于是,耿家建便带着疑惑,想着村西走去……

耿家建还没到西头,远远就看到阵势不同往常。

村西头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人,这么多的人围观,耿家建觉得,也就是自己收石头的时候可以一比。

吕圩子的村委门口,停下了三辆光亮如镜的黑色轿车,不远处,还停着一辆警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