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只手,翻云覆雨(2/3)

他喜滋滋地四下一张望,奇道:“咦,蒋别驾呢?”

“我在这里……”

一个有气无力的声音响起,郑知卿闻声看去,就见蒋别驾跟只落汤鸡似的,由两个人架着,踉踉跄跄地走来。

明明比他先出发的人,比他到的还晚么?

郑知卿惊道:“蒋别驾,你这是怎么啦?”

蒋别驾苦笑道:“下官催促舆手加快步伐,却不想在河堤上滑了一跤,把我摔到河里去了,亏得渔人援手,方才救得性命。”

说完,他一手扶着一个架着他的人肩膀,另一只手费劲地扯下官靴,“哗啦”一倒。

郑知卿连忙往后跳了一步,心中只想:“算你狠!你既然如此地敬业勤恳、恪尽职守,好!这三天额外的休沐,休想我再准了!”

郑知卿不想傻等在外面,显得自己无所事事。

他眼珠一转,道:“听说,有一位李姓商人受了无妄之灾,夫妻二人俱被刁民打伤。本官忝为姑苏太守,不能置若罔闻。他夫妻在哪里,本官要去探望!”

旁边便有人上前告知,那李姓商人,就是惹下姑苏那桩“鸠占鹊巢案“的李尘宇,他的家就在旁边。

郑知卿正色道:“头前带路,本官去探望他。”

蒋别驾一听,忙道:“太守所言有理,同去,同去。”说着,急急穿上靴子。

郑衙卿一边走一边推辞道:“蒋别驾刚落了水,还是回去沐浴一下,换身衣裳吧,区区小事,本官去处理一下就行了。”

蒋别驾道:“蒋某身为佐贰官,哪有主官勤政,下官偷懒的事儿,此事,理应由下官处理才对。”

这两位方才面对木兰堂之危,推三阻四,谁也不想沾手。

李姓商人夫妇被刁民殴打的案子,倒是你争我抢不肯相让了。

两个人就这么拉拉扯扯的奔着李府去了。

王通判看的连连摇头。

江南奢靡靡之地,纵情声色者、旷达野逸者、倦政怠政者,遇事避重就轻者……,让他这个刚从大西北调过来的官员很是看不惯。

……

顾渚良脱口唤出了唐治的王号,现场顿时一静。

这些人刚才喊打喊杀的,一副只要见了唐治,马上就把他生吞活剥的样子,此刻唐治就站在他们面前,一时却鸦雀无声了。

“不错,正是本王。”

唐治走到朱、王、陆、张等江南士族代表面前,向他们微微一笑,不等他们说话,便向芙蓉堂中叫道:“小高公公,本王回来了。”

小高公公叫军士们分开一道缝隙,向外一看,果然是唐治,登时大喜,领着拥挤在芙蓉堂内的众侍卫就冲了出来。

“谢天谢地,大王回来了就好!这等大场面,咱家在京里也不常见呢。江南士绅,果然是天高皇帝远,悠闲日子过惯了,就没有他们能放在眼里的人了。

大王你是不知道,他们刚才喊打喊杀的,那叫一个威风。如今大王回来了,小高也就有了主心骨了,要不然,怕不要被他们吓死!”

小高的心地当然是好的,只是做太监的,好像都有点小心眼儿的毛病。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身体残缺,所以比平常人更加敏感、也更在乎尊严的缘故。

这些人把他弄的如此狼狈,他顾全大局,不许士兵们下狠手杀人,可不代表他就能豁达到不记恨这些人。

这不,一见唐治回来,马上就告了一状。

唐治心中一乐,小高这是没把我当外人啊。

他拍拍小高的肩膀,笑道:“我既回来了,这件事就交给我好了。小高公公受惊了,且先到外面,那里有王通判在。”

小高一听,担心地道:“咱家陪着大王好了,都说江南人斯文儒雅,我看他们目无王法的,可是蛮横的很!”

顾渚良忙道:“大家都是因为子侄下落不明,心急如焚的缘故,所以行事有些失措,绝对没有对天使不敬的意思,更没有藐视朝廷的胆量。”

唐治怕小高又挟枪带棒的说出什么来,让顾老头儿难堪,毕竟他是诺儿的救命恩人,爱屋及乌吧。

他便及时接过话茬儿,道:“各位的子侄,目无法纪,冲撞朝廷命官的居所,害得大理寺评事贺兰崇敏只能狼狈而逃,仓惶之中,还摔断了一条腿。

本王也是出于无奈,同时也是怕这些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干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儿来,所以就把他们抓了,送到乡下吃了几天粗粮,小受一点惩罚而已,并未把他们怎么样,现在已经没事了。”

众士族人家,一听顿时放下心来。

顾渚良一听自己儿子没事,马上放了心,便顺着唐治的话音儿道:“如此,老夫要多谢汝阳王了。

我那儿子眼高手低,偏又傲慢自负,如果不是汝阳王将他送到乡下,就凭他参与围殴朝廷命官的罪过,一旦被大理寺的人抓去,后果便不堪设想呀。”

那年代,打架也好,骂人也好,身份地位相当的,只要没造成严重后果,基本就没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