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儒者,趋吉避凶(2/3)

……

“很好,整理的不错。这个人,当年曾是冀王府长史,从他身上做做文章,看看如何把唐治拉进……”

索立言阴笑着正向属下面授机宜,忽然一个亲信急急走入,贴着他耳朵低语了几句。

索立言一怔,愕然道:“他休沐了?累病了?”

那亲信道:“是,御史台就是这么张扬的,不过下官派人打听过了,这厮实是房劳过度,损元耗真,以致虚脱。他对所管女犯……”

索立言听完了,狐疑地道:“来济尘防贼一样防着咱们,你打听得到他们的消息?”

那亲信笑道:“索公,能抢他们功劳的事,他们自然守口如瓶,这种风月之事,便不难打听了。”

索立言听了不禁失笑。

索立言道:“唐治歇假,也不妨事,他手下的人,还在御史台吧?”

那亲信道:“不在了,他的人跟御史台的人一向不对付,前几日与东推的夏司直又发生了冲突,被唐治调回亲事府去了。”

索立言听了,便有些怀疑。

不过,唐治若不是装病,那便是自己多心了。

来济尘不是平庸之辈,如果是唐治看出了什么,想跳出这个漩涡而装病,来济尘应该会有所察觉才是。

思量半晌,索立言叹了口气,看看手中特意挑出来的一桩案例,有些遗憾:“唐治歇养在家,想把他牵扯进来,可不容易了。”

那心腹道:“索公,咱们可以从他胁迫女犯供其取乐着手,劾他一本……”

索立言摇头:“那有何用,贺兰崇敏比他行为更加恶劣,也不曾严惩。此等行径,小过也。若不能一击便致其于死地,那还不如示好以麻痹之。”

他沉思片刻,断然吩咐正候在一旁的书办道:“拿回去,重撰一份,把唐治摘出去,不必牵扯他分毫!”

“诺!”那书办接过卷宗,连忙回去修改了。

……

唐治告病休假的事,自然瞒不过冀王府。

唐小棠与小谢相处的极好,三不五时的就过来串门儿,怎么可能会不知道。

冀王知道后,派文典军过来探望了一下,询问了一下病情,得知只是昼夜问案,疲惫而晕倒,所以告假歇养,冀王反而感觉心中大慰。

他是不希望唐治出风头的,一则是怕给他招灾惹祸,二则,如果没招来祸事,唐治太出色,对他们将来认回亲生儿子,也是更加不便。

唐修与一班朋友去汴州游玩了,这一回不仅关佳瑶同行,小安青黛也受邀同去了,所以不知此事。

唐齐听了,便婉拒了一个雅集,赶来探望兄弟。

唐治对他却未隐瞒,他还是很重视与唐齐、唐修两人的兄弟情的。

若今日有所隐瞒,除非一世不曾暴露,否则感情与信任,便会在这些事情中渐渐消磨殆尽。

听唐治说,只是因为来济尘大搞冤狱,假公济私,唯恐牵连到他,这才装病脱身。

唐齐松了口气,笑道:“我三兄弟中,果然是三郎最聪明伶俐,这种麻烦,的确是避远些好。”

唐治道:“本就是装病,却不想因此耽误了大哥的雅集。”

唐齐笑道:“不妨的不妨的,难不成与自家兄弟叙话,不及雅集有趣么。”

唐治道:“我听小棠说,母亲正在给大哥张罗亲事?”

唐治脸上登时放出荣光,喜孜孜地道:“是!”

唐治道:“是谁家的姑娘啊,大哥看过了么,人怎么样?”

唐齐道:“那姑娘叫尉迟长英,是开国鄂郡公家的姑娘,不愧是武将世家出身,英姿飒爽,叫人一见生情。”

说到这里,唐齐忽然有些泄气,道:“我在一次雅集上,见过她,很是中意。不过,我曾写诗暗示情意,她却不以为意,似乎,对我没什么意思。”

唐治想了想,一个武将家的女儿……,大哥写的那诗又比较……

就算是个喜欢文的姑娘,怕也难打动她。

更何况,这位姑娘只怕是个性格极爽利的女子。

唐治便笑道:“大哥你总是文诌诌的,如何能打动得了将门世家的的女子?

你若喜欢她,就要表白的越直白、越霸气越好,这才能打动这样的女子。

写诗嘛,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要写的大胆热情,含蓄隐喻、拐弯抹角什么的就别用了,人家姑娘就算看懂了,怕也很难打动她的芳心。”

唐齐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道:“老三,你也知道大哥我生性木讷,不如你教教我,该如何向她倾诉情意?”

唐治道:“我怎么成?我也只有小谢一个女人,这事你该找二哥啊,那大情种,带了已经娶过门的两个侧室,再加上关家姑娘、青黛姑娘一同去汴州游玩,四女之间都不带醋海生波的,那才是高手啊。”

唐齐听了,捂脸道:“我请教过了,你二哥让我灌醉了她,生米煮成熟饭。”

唐治一听,干笑道:“这法子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