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金陵反应(1/2)

南边

明朝金陵朝廷,一众大臣们正在朝堂上吵的不可开交,而他们共同的话语,都是在讨论着北直隶的事。

“陛下,他李胜就是一个乱臣贼子,现在居然胆敢窃居监国之位,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金陵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宗周愤恨的站出来指责道,嘴里的唾沫横飞,看来是气愤至极。

“臣附议,皇帝在金陵,他李胜自己监国,形同谋逆,臣觉得应当立刻下旨,剥夺李胜一应爵位官职,号令天下百姓,人人得而诛之。

此事若不制止,那我大明天威何在,陛下君威何在!”

姜曰广此时也站了出来,两名阁臣的话,分量十足。

不过姜曰广所说,朝堂上的不少大臣听了心里都在犯嘀咕。

大明天威,早就不知道被满清个李自成扔哪里去了。

小皇帝一脸的无奈,他只好看向吴甡与史可法,期望他们能够出面。

而这一次,吴甡一改之前的畏畏缩缩,后背一挺便站了出来。

“臣附议!”

他这一开口,全场皆惊,鸦雀无声,众臣纷纷张大了嘴巴,惊讶的看着。

就连小皇帝,也是没有想到吴甡居然会赞同。

只有史可法一副早已知晓的表情,淡然的站在队列里面。

吴甡微微停顿过后,开始侃侃而谈。

“自臣与先帝南下,时日已然不短,在此期间,李贼不断壮大,相继拿下河南,湖北,湖南,陕西,甘肃,山西,北直隶等地,眼下已然有了尾大不掉的模样。

臣也认为,是时候与李贼一决高下了。”

小皇帝高兴的看着吴甡,他甚至想问问自己能不能够御驾亲征,就像太祖,成祖那样。

可吴甡接下来的话,让他愣了愣。

“不过臣认为,讨伐逆贼李胜之前,应当先将后方稳定才是。”

“后方?”

朱慈炯疑惑的问道。

“对!陛下,南边的张献忠,以及盘踞在南直隶附近不听号令的左良玉部!”

一听要对左良玉动手,阮大铖立马站不住了。

“左军乃是镇守直隶西边重镇的忠诚明君,首辅大人岂能说出如此之话,您就不怕兵士们群情激奋,发生兵变吗!”

吴甡呵呵一笑,意味深长的说着。

“怕,就怕他们不闹啊!”

阮大铖惊呆了,他实在没想明白吴甡会突然如此大胆,刚要说话,便被小皇帝打断,小皇帝激动的站了起来,望着吴甡,兴奋异常。

“首辅,新兵是不是练好了!”

“陛下,我大明有望了!”

当日朝会结束,一道圣旨快速的传到了金陵城外新军大营内,三日后,大军正式开拔,八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直奔左良玉而去,一路则一路南下,朝着张献忠而去。

吴甡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清除日后与李胜作战的后顾之忧,二肯定就是为了练兵这八万人虽训练时间远远超过了三个月。

但终究是一群没有见过血的生瓜蛋子,只有让他们参与作战,才能有效的提高!

而在金陵城外,还有四万新军正在训练,为了编练这十二万新军,吴甡甚至把左良玉军的军饷停了,这也是为什么要征讨左良玉的原因了。

………………………

南明动作,当然瞒不过李胜的眼睛,而南明想要获得北方的消息,那就要看李胜的心情了。

若是李胜不想他让他们知道,恐怕一两个月,他们也不会知道李胜已经监国并且正在举行科举。

举行科举,那代表的意义就太大了,李胜相信,南明不会再等下去了。

事实也如他所料,南明一口气出动了八万新军,不过打的却不是他李胜。

“唉,左良玉,张献忠惨咯!”

李胜看着手中的情报,幸灾乐祸的说道,不过这也在李胜的掌控之中,北方初定,李胜手里无论是粮食还是银子都快速的在消耗,这个时候打仗不是明智之举。

毕竟队伍地盘大了以后,打一仗都不是小事。

他眼下的重中之重,仍然是科举,之后便是贸易。

布鲁特斯的商路已经完全打开,包括日本!

现在的雄狮贸易公司在南洋算得上首屈一指的公司,虽然赶不上尼德兰,英吉利的东印度公司。

但李胜相信,最多几年,就可以超过他们。

李胜刚放下情报,张近喜便在外面汇报,李邦华,范景文,王家彦,孟兆祥等二十余人在外等候求见。

李胜连忙起身,鞋子都没穿稳,便朝着殿外跑去,出殿门时,动作太大,一只鞋子更是掉了下去。

李胜也懒得捡了,身后的小宦官自然会帮他捡,着急忙慌的走了出来。

殿外,二十余人站在太阳底下,一脸的趾高气昂,见到李胜出现,也没有一人行礼。

张近喜在一旁假装咳嗽提醒,却没有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