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吴三桂两面三刀?(1/2)

山海关

关城内

辽东督师范志完,辽东总兵吴三桂,山海关总兵高第三人,一脸严肃的端坐在议事厅里,三人都没有说话。

京师已破,山海关现如今便成了满清与李自成前后夹击的地方。

处境堪忧啊。

“督师,您倒是说句话啊,咱们该怎么办?”

还是高第沉不住气,率先问道。

“唉,京师之中,陛下与太子居然没有一丁点消息,我…我怎么知道怎么办?”

范志完叹了口气,皇帝与太子要是死在李自成手里,那大明肯定就是亡了,他们若是投降任意一方,大义上都还说得过去。

可是现如今崇祯没有丝毫消息,他们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你们难道不知道?整个北方,也不全是李自成的地盘。”

吴三桂没有抬头,低沉说着。

“你是说,山东镇南侯?”

范志完,高第两人眼睛一亮,对啊,镇南侯虽然隐隐成了割据势力,可名义上,他可还是明臣啊。

再说了,镇南侯的实力,那可是不弱啊。

“我一直很奇怪,镇南侯为什么几乎从不去主动招惹李自成,两者势力靠近,却很少起冲突。

可当京城沦陷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

吴三桂继续说道。

“明白了什么?”

范志完紧紧的看着吴三桂。

“镇南侯等的就是李自成攻陷京师,到时候他再出面,一举击溃李自成,从而从中获利。”

要是李胜在这里,肯定会谢谢吴三桂,居然分析出了他的想法。

“不错,镇南侯名义上是明臣,他是断然不敢主动攻击朝廷的,但若是这些地方被李自成攻陷,那么,他就有理由占下这些地方了,高,实在是高,看来这位镇南侯,是不会屈居任何人之下啊。”

范志完分析完毕后,朝着吴三桂询问道。

“长伯,你的意思是咱们投效镇南侯?”

“不错!皇帝下落不明,李自成咄咄逼人,清军锋芒更是已经逼近山海关,咱们偏居一隅,现如今要钱没钱,要粮没粮,继续守在这里,犹如困兽一般。”

吴三桂认真的说道,高第,范志完两人认真的思考着。

可是山海关无论是离辽南,还是山东,都有着不小的距离,想要投效,何其容易。

看出两人的担忧,,吴三桂笑了笑。

“放心,我已经给镇南侯写过信了,相信镇南侯的回信,已经在路上了。”

“可是,长伯,你的家人…”

范志完担忧的提醒道,吴三桂的家人可都还在京师里。

“唉,只能听天由命了。”

吴三桂眼神暗淡,低头叹息道。

关外青龙河三岔口处,河道两边绿草悠悠,天空的云彩湛蓝美丽。

可云朵之下,草原上到处都是兵士聚集,三五成群,各自整理着军备,一眼望去,整个青龙河沿岸,皆是黑压压的一片,交流声,喝止声,战马吼叫声,不绝于耳。

这些兵士铠甲鲜明,整洁精良,从旗帜服饰上便能看的出来,这是满清大军。

大军中军营帐之中,满清摄政王多尔衮居于上位,下列满汉大将近百名。

诸如英亲王阿济格,成亲王罗洛浑,大学士范文程,宁完我,洪承畴等皆在此列。

一眼看去,基本上整个满清三分之二的大将尽在此处。

台下鸦雀无声,众将皆静静的望着台上,多尔衮满意点了点头。

“此番,明室败亡,贼寇窃国,我大清与大明本乃兄弟之国,岂能坐视不理。

…………………

今欲起全国之兵,讨伐贼寇,众将切记,不可枉杀,不可掠夺,不可放火!”

“遵命!”

众将纷纷领命,多尔衮得意之色更加浓烈,年幼时,看着阿玛发号施令的样子,自己也终于实现了。

这权利的感觉,真好。

这次满清集结了满洲八旗三分之二的精锐部队,以及全部的蒙,汉八旗,总兵力达到了十五万之巨,可以说是倾国之力了。

原本这次本是由于满清物资匮乏紧张,打算南下劫掠的,谁知道走到半路,竟然传来了李自成攻破京师的消息,多尔衮不由的喜出望外。

自从李胜将满清八旗打疼了以后,多尔衮在国内大肆招兵,就连东边原始森林的野女真都没有放过。

数月之间,不仅补齐了损失的兵力,还将八旗兵每旗战兵扩充到了三万人,八旗满编达到了二十四万余人,可以说做到了真正的全民皆兵的地步。

不过由于新兵太多,这一次,多尔衮只带了八旗的三分之二的精锐部队,其余的,都还在辽东训练。

而且最新制造出来的燧发枪,也全部装备到了多尔衮控制下的两白旗,另外由于上次金州大败,多尔衮迁怒豪格,顺带夺了他的正蓝旗,可以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