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回镇海堡了(1/2)

京师

寅时初刻,宫外朝房里站满了准备上朝的官员,品级高的,坐着,品级低的,则站着,三五成堆的聊着天。

“今天怕是有什么大事啊,昨夜皇上急令,在京所有的四品以上的官员必须参加早朝。”

“可不是,您看这朝房,都快挤不下了。”

“王大人,您消息灵通,可打听到些什么?”

“本官可听说了,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前几日出京了。”

那位王大人话一落,一众文官不由的倒吸冷气。

骆养性?

皇上又在重用锦衣卫了?

不行,必须劝谏皇上。

一众文臣心里不约而同的想到。

卯时初刻,朝钟响起,一众文臣连忙整了整官袍,闭了嘴,从宫门鱼贯而入。

入了宫后,可不能乱说话,乱走动,不必要的咳嗽都不能有,一旁可有人拿着小本子记录着呢。

来到太和殿,朝臣们惊讶的发现,殿外居然摆放着不少的虎头铡,不少心虚的文官,双脚已经打颤…

这么多的虎头铡,那得斩多少人啊。

卯时四刻,崇祯皇帝才姗姗来迟,众大臣小心翼翼的瞥了崇祯一眼,见皇帝脸色如常,并没有一丝发火的样子。

开朝以后,一切如往常一般进行着,崇祯稳坐在龙椅上,情绪没有丝毫变化。

皇帝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一众大臣们,纷纷想到。

“启禀陛下,敢问这殿外为何放置着铡刀?”

新任内阁首辅,户部尚书陈演率先站了出来。

“那当然是杀人用得了。”

崇祯话说的十分平静,跟以往的样子大相径庭,但是大臣们知道,崇祯越是安静,风暴来的就更加猛烈。

一时间,整个大殿内,安静的可怕,

“押进来……”

崇祯一声大喊,吓了大臣们一跳。

随着话音落下,锦衣卫指挥使押着一群人,走进太和殿。iquai.o

“臣骆养性,叩见皇上。”

骆养性一身恭敬的行了一礼。

身后被押来的,正是那些晋商们,站在大殿,瑟瑟发抖。

“跪下!”

锦衣卫校尉们一声怒吼,朝着他们的腿间猛的一踢。

“禀皇上,这些是何人,他们所犯何事?”

内阁次辅吴甡开口问道。

“骆爱卿,你来告诉他们吧。”

崇祯没好气的气得起说道,骆养性应了一声,开始将晋商们的罪行一一道来,听的满殿的大臣们,义愤填膺。

有一些人气愤,而有一些人则是十分的恐惧,晋商这些年给了他们不少的好处,但是他们勾结满清鞑子的事,是真不知道啊。

接着,当骆养性又念出了一些大臣的名字的时候,这些人纷纷瘫坐在地,软成了一团。

紧接着,这些人纷纷被押到殿外,挨个斩首,行刑一直持续到了天黑,闸刀都用坏了十来把。

小宦官们不停的打水,将金砖上的血水冲淡,这一日,整个紫禁城里,连空气中都飘荡着血腥的味道。

……………………………

陕西潼关

潼关县城内,数省督师,加兵部尚书衔的孙传庭,正在巡视军营。

自从郏县一战败退潼关后,孙传庭一直在研究一种杀器,火车。

火车上装载着火炮,车厢内放着弹药以及兵士的口粮,实战效果非常不错。

这几个月,共计打造了一万多辆,由总兵白广恩统领,号火车营。

来军营,就是巡视火车营的训练进度。

“广恩,火车营的训练的抓紧啊,皇上五日一信,甚为关心啊。”

孙传庭无奈的说道,崇祯要求他速战速胜,可眼下的实际情况,根本不允许。

“放心吧督师,每日训练,绝不偷懒耍滑。”

白广恩大声的回道。

新招的秦兵训练还不足一年,新建的火车营训练更是只有月余,这要是上了战场,只需要一个失误,就有可能全军覆没。

朝廷的难处,他也知道,皇上的担心,他更知道。

拖得越久,粮饷消耗越大,朝廷根本支撑不起。

“这几日李自成倒是安稳了许多,也不前来叫阵了。”

月前,李自成屯了重兵在潼关城外,日日叫嚣,要孙传庭出战,不过无论他用什么办法,孙传庭就是不理他。

没办法,潼关天险,且有重兵驻守,李自成没有那个胆量去打,两军就这样耗着,但很明显,孙传庭明显快耗不起了。

……………………………………

崇祯十六年二月

李胜终于回到了镇海堡,镇海堡的扩建在李诚的主持下已经完全结束。

新城内的民房也建设完毕,城中两条平坦的水泥路呈十字形状贯彻城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