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全体八路学习,抄作业(1/2)

赵刚见李云龙越听越感兴趣,也就继续说道:

“这具体的作战方案,可以说六个字,‘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

李云龙:“麻雀战,地雷战,这个咱们擅长啊。”

赵刚点了点头:“没错,这个八路军最拿手。”

要说这麻雀战,是八路军的一种游击战法。

往往由民兵组成战斗小组,忽来忽去,忽聚忽散,主动灵活,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

时而三三两两,时而成群结队,出没在山野密林,狭谷隘口,地道暗洞,青纱帐里,像麻雀啄食那样,东一枪、西一枪,出敌不意,乘隙而入,扭住敌人,一阵猛打。

敌人反击时,就立即撤离,隐蔽得无影无踪。敌人撤退时,

就呼啸而来,枪声四起,杀声遍野。使敌人打又打不着,追又追不上,吃又吃不好,睡又睡不香。

总之让小鬼子们心神不宁,狼狈不堪的境地。

一般麻雀战会采取三种形式。

一是袭击,打击驻守之敌,民兵利用人熟地熟的有利条件,摸清敌人的各种情况,抓住敌人的活动规律,趁敌不备,突然袭击。

二是伏击,在敌人必经之路,设下伏兵,拦头斩腰打尾巴;几个人引敌人入套,用排枪、地雷大量杀伤敌人。

三是阻击,采取分散隐蔽,瞅准时机,用冷枪杀伤敌人。民兵用这种方法,常常使敌人遭受伤亡,却不知道子弹是从哪里飞来的。对于离队、掉队的单个敌人或者少量敌人,以及敌人据点周围的哨兵、警卫等,更是民兵开展麻雀战捕捉和射杀的对象。

至于地雷战呢,那讲起来比较简单,一般也都是八路才会使用的。

可以说,就是制造土地雷。

八路军会随地取材,利用废铁、玻璃、石头等制造地雷,工省价廉,有一定的杀伤力,亦不易被敌人发现。

他们把集束起来的手榴弹和用土法自制的各种地雷,随处埋设于大道、田野、山脚、村边、室内、室外、树林草丛等敌人必经或可能经过之地,施以伪装,使入侵的小鬼子陷于处处有雷,物物皆炸,寸步难行的境地。

紧接着。

李云龙问道:“老赵,这地道战我还从未听说过,你快给讲讲。”

李云龙不知道也不奇怪,因为按照实际的情况,地道战的发明正是在这次a号大扫荡过程中,才发明出来的。

而李卫国之所以知道地道战,纯粹是穿越者的优势。

提前拿出来应对,目的就是能更早地减少抗日力量的损失。

这时,赵刚认真解释起来:“根据李卫国的说法,地道战是一种地下工事,不仅能躲藏,还要能打。具体的做法就是在地道中设置射击孔、陷阱、翻口,将地道真正变为奇袭敌人的战斗设施。”

李云龙一听,连连夸赞:“这玩意好啊,这就叫死了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

魏和尚忍不住也发言:“我们团长真是太聪明了,居然能想出这既能躲又能藏的招”

赵刚继续念道:“李卫国还说,这种地道可以不断完善,争取做到各家相通、各街相通、各洞相通、各村相通。如此一来,待鬼子拉开架势要进攻时,我们的士兵便可钻入地道无影无踪。当敌人撤退时,我们的士兵又可以从野外的地道钻出,在背后又是一阵猛打,”

李云龙:“这想法真是绝了,俺老李佩服。”

赵刚笑了笑:“别着急夸奖,还有更绝的,这种地下工事,要做到能防水防火防毒,这样即使被小鬼子发现,他们也束手无。,当然他们若要贸然下地道,那只能是两眼摸瞎,我们的士兵可以轻松解决掉他们,说句好玩的,即使不打死小鬼子,恐怕小鬼子一辈子也不知道哪里才能离开地道。”

李云龙:“卫国兄想的真是太周到了。”

赵刚点了点头:“他还建议,为了将地道口隐藏好,村里的家家户户可以用墙壁、锅台、水井、土炕做掩饰。”

李云龙:“老赵,怪不得你说够我喝一壶的,这些内容还真得好好消化一下。”

赵刚:“没错,我现在就把这份反扫荡策略上交给旅部,我相信旅部应该很快会交给上面。”

与此同时。

听到完这份策略后,魏和尚告辞道:“李团长、赵政委那我就先走了。”

李云龙:“魏营长,帮我给你们团长说声谢谢,完了有时间,我还要请他和地瓜烧。”

赵刚:“魏营长,真的太感谢你们了,你们关于日军第一军的a号大扫荡计划的情报,以及这份反扫荡策略真的太重要了。”

魏和尚:“不用客气,团长说了,我们可都是抗日友军,”

.....

翌日。

独立团,指挥部。

陈旅长打来了电话。新

李云龙:“喂,旅长。”

陈旅长:“李云龙,你他娘的在哪弄得这份反扫荡策略?”

李云龙一激灵,心想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