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不急,这事得慢慢来(1/2)

刘荣虽然从小就生长在宫里,并不知道民间的疾苦。

可是穿越过来的灵魂,却是一个早就看遍了世事的后世人。

知道现在一场大雪下去,美景如画不假,更多的还是寒冷带给百姓的煎熬。

能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就应该去做。

由于现在发现的煤矿不多,原料有限,刘荣让少府做的炉子一般使用的还是木炭。

当然,木柴也是可以的。

“诺。”

单丘转身招呼过来一个小太监,小声吩咐几声。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降雪,能饮一杯无?”

看着漫天大雪,感受着旁边燎炉内炙热的炭火,刘荣轻声吟唱。

“好诗,好诗啊陛下!”

单丘连忙附和一声。

“丞相忙于公事,辛苦有加,你待会儿派人去一趟,请丞相过来。”

“就说,朕想和他单独对酌几觞。”

窦婴这个丞相,可以说是尽心尽责。

尤其是在这个当口上,可得时不时放松一下。

不能把脑子里那根弦绷得太紧了。

不然,可是要累垮的。

“哎,仆这就亲自去一趟丞相府。”

单丘连忙应承下来。

“去吧。”



宣室阁,侧殿。

两张桌子,两三样菜肴。

热气腾腾的,和外面大雪纷飞的场景,截然不同。

桌子旁,被热汤烫热的酒,散发出浓浓的酒香。

酒不醉人人自醉。

“这段时间先生辛苦,朕敬你一觞。”

刘荣端起羽觞,对下首的窦婴笑呵呵说道。

“谢陛下。”

没有说客套话,窦婴恭敬端起羽觞,和刘荣共饮一觞。

一觞酒罢,刘荣仔细打量着窦婴,不禁发出感慨:“依稀记得当年,朕那时候刚刚接到先帝册封为太子的消息。”

指了指窦婴:“那时候先生前来探望,先生当时给朕的感觉就是,这是一个意气风发,凡事都成竹在胸的人。”

“朕呢,也是朝气蓬勃。”

“可是转眼之间,时光如梭,岁月变换。”

“朕已是而立之年,先生也已是两鬓有些花白。”

“现在想起来,不禁让人感到唏嘘。”

窦婴笑笑:“岁月催人老,时光不饶人呐!”

没有颓废,窦婴精神气依旧:“不过臣倒觉得,陛下虽然已届而立之年,却愈加的稳重。”

“臣虽然已是知天命之年,仍然是廉颇虽老,尚有余力。”

深深看刘荣一眼:“再为朝廷,为陛下分几年忧,还是不成问题的。”

窦婴这个人,兢兢业业不假,要说功名利禄之心还是有一些的。

不过话说回来,是个人他都会如此。

这并不奇怪。

毕竟,窦婴不单单是他自己。

身后,更是有自己的宗族。

有窦家的身影。

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更多人考虑。

这也是窦婴时常羡慕周亚夫的原因。

想退就退,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

可是自己就不行了。

刘荣微微一笑,知道他的顾虑,也知道他坚持的原因。

不过,现在并没有要动这位为大汉默默奉献了几十年的丞相的意思。

现在刘荣只是希望他能稍微放松放松。

节节劳。

“今天,大行令来了一趟。”

刘荣吃了口菜,好像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是吗?莫非是为了乌孙人互市的事?”

乌孙人想要让朝廷在赤谷城开办互市,这是尽人所知的。

窦婴作为丞相,知道这件事并不奇怪。

不知道,那才是怪事。

“不错,”点点头,想起这次的收获,刘荣忍不住微微一笑:“乌孙使者已经答应,朝廷可以管理互市百年的时间。”

“而且,还租赁给了朝廷一大块土地,作为大使馆建造使用。”

“不得不说,大行令这件事干的很好,为朝廷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窦婴由衷感叹一声。

两人又共同饮了一觞,刘荣笑着对他说:“先生说的不错,这次他确实功不可没。”

“而且,他还带来了另外一个消息。”

将羽觞搁在桌上,刘荣笑着看向窦婴。

“不知是何事?”

窦婴来了兴趣,开口询问。

“乌孙人,想要让大汉银行在乌孙建立分行。”

窦婴先是一怔,而后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不得不说,这位乌孙使者看的很是深远。”

窦婴夹起羊肉吃了一口,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