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窦婴(1/2)

“恭喜姐姐,贺喜姐姐,咱们荣儿荣登太子!”



像这样的话,栗姬今天不知道听了多少。刚开始还会觉得高兴,现在只觉得反胃。

恭喜是假,想要依附才是真。

开口咱们荣儿,闭口咱们荣儿。

刘荣作为皇子,以前后宫里嫔妃称呼一声为“咱们荣儿”倒也无可厚非。

可现在听来,让人感觉只想吐。

栗姬知道,本来皇上就受宠爱,现在刘荣又被立为太子,后宫的人过来巴结,可以理解。

过了好半天,天色渐暗,这些人才三五成群离开。

到了掌灯时分,栗姬翘首以待望向门外。

“按理说皇上该来了,怎么…”

栗姬看的出神,喃喃自语。

就在栗姬纳闷时,一个小太监前来禀告。

“栗娘娘,皇上今日不来了。”

不来了?

莫非…

不等栗姬开口,小太监笑着对栗姬解释。

“娘娘您忘了,册封太子之前,皇上需要沐浴斋戒以示虔诚?”

栗姬听了,转悲为喜,捂着嘴轻笑。

“本宫倒是忘了这回事。”

“小白,赏。”

心情大好之下,栗姬不吝赏赐,传话的小太监喜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

沉甸甸的铜钱装进琵琶袖,恭敬行礼离开。

……

外面一丝朝阳滑落至丙殿,刘荣合上书简,离榻准备四处转转。来到大汉这么多天以来,还没能好好欣赏一下。

春天天亮的早,才卯时四刻(早上六点左右),太阳就已经出来了。

还没出门,石瑞就已经到了。

“臣,拜见太子殿下。”

好吧,看起来想要看看自己住所这个想法是破灭了。

刘荣笑着还了一礼,没有说话。

两人来到画堂,开始学习。学习的内容还是和昨天一样,一直到中午时分,石瑞告辞离开。

与昨日不同,今日因为学习的内容是重复的,刘荣听的昏昏沉沉。

这不怪石瑞讲解的不够好,而是昨日是初次听,感到新鲜,今日再来一遍,难免感觉味同嚼蜡。

石瑞刚走,正要坐塌歇会儿,单丘禀报。

“太子殿下,魏其侯求见。”

对于窦婴这个太子太傅,刘荣不敢怠慢,坐下去一半的身体连忙起身。

“有请。”

窦婴,文皇帝皇后堂兄之子。

吴楚之乱前,梁王入朝觐见,刘启招待他饮宴。酒至正酣,刘启不知道抽了什么风,开玩笑般对梁王说道:“千秋之后,把皇位传你吧。”

窦太后本来就非常疼爱梁王,闻言就要坐实。窦婴赶紧解围,端起酒对刘启说道:“陛下喝醉了吧,高祖打的江山,自有传承制度,怎么能私让呢?”

刘启酒劲当时就吓清醒了,自知失言,赶紧接过酒。

“对对对,朕喝糊涂了,当自罚一觞。”

自此,窦太后就恨上了窦婴。

不但开除了他的宗籍,还不许他参加春秋两季的朝会。

直到吴楚纠缠起其他诸侯各国,发动了七国之乱,迫于朝廷没有可以用的人才,才重新被窦太后叫了回来。

七国之乱之后,因为他防守洛阳有功,刘启封他为魏其侯。

至于现在,则是太子太傅。

按照原本历史来看的话,这将是窦婴的高光时刻。不过,盛极而衰,窦婴运气不太好。

只当了三年太子的刘荣很快就被废黜,太子太傅一职,当的并不长久。

刘荣被废后,窦婴隐居南山,托病不出,到最后迫于朝局,害怕落的下场凄惨,才自己回来了。

直到汉武帝时期,因为他的好朋友灌夫的原因,惨死狱中。

至于原因很简单,窦婴这个人,喜欢广交好友。府中四方豪杰之士往来不绝,自己也不知道收敛,结果被人连累。

窦婴是一个颇有权谋的人,但是,他平时的做法,更像是春秋四公子的做法。

喜欢交友,拉拢人心。

但为何会落的下场凄惨?

问题就出在现在不是春秋,他窦婴更不是四位公子。

一个时代在乱世,一个时代在盛世。

乱世交友在于自保,盛世胡乱交友拉关系那就是在作死。

更何况,还是在汉武帝刘彻这个眼睛里揉不得半点沙子的皇帝跟前。

效法古人,得看当时的环境,以及别人为什么这么做。

换句话说:时代变了,现在不是这个做法。

刘启可以容忍他四处交友,广交豪杰,到了刘彻那里,不成了。

窦婴在外面脱了鞋,含笑进来。

“臣窦婴,见过太子殿下。”

刘荣还了一礼,谦虚开口。

“太傅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