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咱对你更放心(1/2)
群臣的反对声一直不断,其中,吏部反对的情绪最是猛烈。
这次不同以往,银行一旦开办,六部各自的权势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影响深远。
吏部尚书汪广洋屡次进谏不成,便拿辞官做要挟,试图逼朱元璋让步。
但朱元璋又岂会受人要挟,爽快答应,并将吏部左侍郎提任尚书衔。
至此,银行风波暂告一段落。
朝中无人再明确反对,但抗拒情绪仍是高涨。
许青一直待在家里,这些天他一直忙故事话本。
关于朝中的事,都是通过朱标了解的。
“干爹。”朱标放下笔,小脸皱巴巴的,“我咋瞅着梦姑和虚竹的故事不完整呢?”
“你可不能为了赶进度,降低书的质量啊。”
完整就少儿不宜了……许青翻了翻白眼,“少废话,明儿我假期就到头了。”
朱标嘿嘿一笑,“别生气嘛,赚了银子你七成呢。”
谁在乎啊……许青郁闷的不行,好不容易有了十天假期,结果全用来写书了。
“去去去,书写好了,赶紧去出版吧。”
“嗯。”朱标收起手抄本,“干爹,明儿你办公务能不能带上我?”
“你的大明出版社不管啦?”
“具体实事都是下面人在做。”
许青:“……你可真懒。”
“不是干爹你说的嘛,身居上位者,只需把控大方向的发展,事必躬亲,是蠢笨行为,吃力不讨好。”
“嘿~”许青被噎了一下,想打人。
朱标反应极快,抄起书就跑,“晚饭我就不在这儿吃了,干爹再见。”
“这孩子。”
许青收回目光,开始想提高玻璃产能的事儿。
这时代想要机械化,流水线化生产,现阶段还不现实。
玻璃制品都是靠人工吹的,想要提高产量,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加人。
至于加多少工人,这取决于玻璃的销售情况,这两天商船开始陆续回归。
还是先了解一下,再做决定吧……许青伸了伸懒腰,起身来到院子。
这段时间,朱标经常带着幼妹怀庆来玩儿,且时常留宿。
小丫头已然成了许曦的跟屁虫,姑媳关系十分融洽。
“许叔。”见许青走来,怀庆奶奶的叫了句,“大锅呢?”
“他回宫了。”许青温声问道,“你晚上是想在这儿睡,还是想回宫?”
“大锅走啦?”小丫头昂起小脸望了望天,怯怯道,“我想回家。”
“成,我送你。”
小丫头月牙弯弯,“谢谢许叔。”
“都是一家人,不用谢。”许青笑眯眯的说。
……
皇宫。
许青将小丫头交给宫女,见天还未黑,朝一旁的小太监道,“劳烦公公通禀皇上,许青求见。”
“王爷稍等,奴婢这就去。”
小太监慌忙一礼,迈着小碎步快速去了。
一刻钟后,朱元璋亲自来了,“四弟,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儿吗?”
“先说好,休假是不行了,得等到年后再说。”
“……”许青无语,“我是想问问,银行的事儿啥时候开办?”
“这个不急。”朱元璋道,“张昶还要过些时日才能赶回来,这些关于钱的事儿他最是在行,有他在,你也能轻松不少。”
“具体的实行计划你有准备吧?”
许青点头,“群臣的意见……”
朱元璋摆了摆手,“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他们现在是心里不服,嘴上却也不敢再反对了。”
“那个…汪广洋真告老还乡啦?”
“嗯,他想辞官咱就随了他的心意。”朱元璋冷哼,“竟然想以此来要挟咱,若不是看在他当年立过功……算了,不说这个了,提高玻璃产量你可有切实可行的计划?”
许青叹了口气,“得先了解玻璃的销售情况,再做规划,不过提高产量的方式无非就是扩厂、招工人。”
“来得及吗?”朱元璋眉头微皱,“可是有上百个富绅拿到了玻璃代销权啊!”
“这个不是问题,玻璃厂占地大几十亩,只利用了不到三分之一,扩建一下很简单,吹制玻璃也不是个技术活,普通人学个一两天就会了。”
“这么简单?”
“本来也不是啥难事儿啊?”
朱元璋:-_-||“早知道咱就让别人去做了。”
“其实现在也是可以的。”
“咱对你更放心。”
许青:“……”
“不过,核心制造还得是由朝廷的人亲自把关,配方不能传出去,这个你要牢记。”朱元璋叮嘱。
“明白!”
许青点头,“对了大哥,二哥他们过年回来吗?”
“不回了。”
朱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