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四章 资本兼并(2/3)


这些土地和庄园又是最重要的遗产。

老贵族如果有一万亩地,传给儿子的时候,要缴纳六千五百亩地价值的遗产税。

资产阶级不允许传统贵族坐在土地和庄园上醉生梦死。

再加上同步增长的房产税,英国的资产阶级在这个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面,不断地从传统贵族手里面抠钱,最终把绝大部分贵族都给抠死了。

最后英国王室都开始跟平民结婚了,因为贵族阶层彻底的失去力量了。

大明现在的情况,是皇族和贵族仍然掌控着国家。

包括皇族在内,大部分贵族同时也是资产阶级,纯粹的资产阶级力量非常弱小。

同时大明也是完全不收遗产税的。

因为这不但与东方的传统文化完全相背离,也让仍然掌握统治权的贵族完全无法接受。

大明不仅不收遗产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财产赠予,也完全不收所得税。

只有涉及到固定资产所有权变更,以及证券和股权之类的债券资产更名,需要在办理手续的时候缴纳不算多的印花税和契税。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前,在商人的资本迅速膨胀之前,这些制度的影响其实不算大。

但是现在情况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了。

朱靖垣觉得,不收遗产税以及直系亲属之间的财产赠予免税的政策,在资本力量迅速膨胀的时代,就是一个越来越大的税收漏洞。

但是,任何人想要对针对这两种情况去收税,绝对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

我继承祖宗家业还要交税?还有没有天理啊!

当爹妈的给孩子钱财用于花销,或者给孩子置办房屋用于结婚,难道也要交税?

子女向父母孝敬礼物,或者是给钱花销,或者置办养老用的设施,难道还要交税吗?

传统大明人根本无法想象也难以接受这种情况。

具体直接影响的皇族和贵族子弟,也肯定都是无法接受的。

很多人很可能会理所当然的想到,皇帝继位的时候要不要交税啊?

太上皇把皇室财团和皇庄所有权转给下代皇帝的时候,是不是也要交税给朝廷啊?

朱靖垣心中不断地思考,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办?应该什么时候办?

接下来这几天,朱靖垣派往其他地区的秘书,也陆续返回。

一份份的报告被送到了朱靖垣面前。

朱靖垣也带着自己的思考,认真的听取和翻阅了这些报告。

江淮省的地方宗族组织非常普遍。

绝大部分在某个地方长期居住的家族,都会形成由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族组织。

一个宗族之中,同时有人经商,有人考功名,有人出海的情况也非常普遍。

同时有人在外地当官,由子弟在本地衙门当基层官吏的也非常普遍。

不过,朱靖垣最为担心的,一个宗族完全控制一个地方的情况,倒是基本没有看到。

大部分地方,都处于一个家族在各个方面都有人,还远远不到一个家族控制一个乡镇、县区的情况。

甚至于,很多地方都有一些互相不是很对付的宗族,在生意上或者产业上有矛盾。

这天上午,朱靖垣召集了林则徐和主要的秘书,说出了自己的一些疑惑:

“按照诸位调查获取的消息,咱们大明江淮省下属各府县,基本没有出现一手遮天的排他性的大型宗族势力。

“这当然可以算是好事,这说明地方上比较的安稳,土豪恶霸之类的东西比较少。

“但是我想知道为什么?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情况。”

朱靖垣不是对某个人质问,而是和平时一样摆出了讨论的姿态。

现场也马上就议论了起来。

不久之后,林则徐本人尝试着分析说:

“殿下,学生以为,江淮地区基本没有出现地方恶霸式的宗族势力,可能是因为江淮省大部分地区都太富了。”

朱靖垣稍微一愣:

“因为太富了?”

林则徐点头的同时继续说明自己的想法:

“以我们福建林家为例,我们家族专门拿出了一笔钱,用于供应家族的孩子上学。

“同时供应有潜力的青年上大学乃至脱产考功名。

“我们家族还投资了造船、飞机、汽车、拖拉机以及配套的发动机等相关产业。

“共同还额外拿出一部分钱,去大食国东墨洲投资经营开发农场,经营人造丝纺织工厂。

“托殿下的福,在殿下推动的新产业上,我们林家这些年真的赚了不少钱。

“但是我们这种家族在现在的大明本土一点都不特殊。

“包括江淮地区在内,加上北方的山东、南方的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这种在各个方面和产业上都有经营的家族非常多。

“也就是说,大家的家族里面都有见过大世面的人,吃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