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三章 “国进民退”(2/3)

学和中学,官员们的孩子肯定直接在那儿上学。”

“这些潜在的价值无法估量,只要向民间出售,肯定会被抢的……”

“这下子民间的房子彻底没法卖了啊……”

“我老丈人家的房子已经不准备卖了,未来重新收拾一下给我儿子结婚用吧……”

大厅里面到处都在议论纷纷的时候,二楼的一个宽敞的雅间里面,一群人也在讨论。

都是江户当地从事房屋建设、销售、租赁的商行东家和大掌柜们。

桌子上摆着各色美食菜肴,但是一群东家们的表情却都非常的严肃。

交头接耳的议论之中全都透漏着担忧和忐忑。

“现在情况怎么样?”

“这所谓的凭票购房的政策对咱们到底是坏事还是好事?”

“这还用考虑,肯定是坏事啊!

“我衙门的亲戚说了,不只是凭票购买,后续还要限购,江户所有人都有房子之前,普通人不允许买第二套房子……”

“这不是胡闹吗,怎么可能让所有人都有房子?如果那些乞丐和混子,一辈子都不买房子,那我们就算是再有钱也不能有两套房吗?”

“这江户哪还有乞丐?都让衙门送去做工了,干不了活的也送进收容所了。”

“你们的消息到底有没有问题?不是已经说了吗,对最为贫困的人员,官营商行也建设专门的小公寓,以半卖白送的形式给他们安排上房子的。”

“这些人有了最基本的房屋之后,普通人就可以买第二套了。”

“无论如何啊,这种完全平均的政策,都会让整个市场持续低迷的。”

“这政策到底是什么人出的?不可能是大食亲王殿下吧?”

“还真有可能,殿下的策略一直是平等,废奴也是殿下喊的……”

“关键是,大食亲王殿下来了江户,相关的政策目前也只在江户实施,整个大明其他地区都没有。”

“这是在江户做试点,如果效果好了才会去其他地区推广的,大食亲王殿下搞的通识教育合格证制度,最初只是在大食国试行,现在除了大明本土都已经开始大规模推广了。”

“我建议趁早转行,房产行业没办法干了……”

“衙门的人来问过了,如果我们愿意,可以把产业直接卖给官营商行……”

“我兄弟给我说了,朝廷的意图其实很简单,房屋、学校、医院、道路这种基础产业,朝廷会逐步完成官营化改造。虽然不会完全不允许民间经营,但是主体必须是官营的。”

“哎……这就是在与民争利啊,朝廷怎么能这么干呢。”

“如果这不是殿下的主意,而是陛下和朝廷那些老先生的意思,我们坚持七八年后应该还能有好转的可能性,可既然是殿下的主意,那未来几十年都没有机会再改变了……”

“我觉得未必啊,虽然大食亲王殿下来了江户,江户就开始相关试点了,但这这未必是大食亲王殿下的意思,殿下可能只是在执行陛下的命令……”

“你们想想,以前可以确定的,是由殿下亲自主导的改革是什么样的?开放六大行业,撤藩设省,建设航空工业协会,机械工业协会,推动和鼓励民间厂商参与经营。”

“对对对,殿下一直都在在鼓励民间经营发展,不可能忽然掉头来限制民间厂商……”

“你这么一说我就想起来了,官办厂商的事情是全大明都在进行的,这肯定不是大食亲王殿下的意思,肯定是咱们陛下的意思了。”

“这肯定是陛下的要求!”

“就算是陛下的要求,你们能扛过未来的八年吗?”

“哎……”

“就算是转行,我们能去干是什么呢?”

“现在难受的不只是我们,朝廷新设立了大明财团,各级衙门都在设立对应级别的官营商行,小到面粉厂、罐头厂,大到飞机厂、造船厂,现在衙门什么都干……”

“没有出路啊!”

“陛下为什么要这么干?让衙门直接经商,这就不怕腐败的更加彻底吗?”

“陛下已经有皇室财团了,怎么还要再搞一个大明财团?”

“朝廷的老先生们怎么也不去劝劝啊!”

“劝什么劝,你们难道没意识到吗,这官营财团就是给朝廷的官员们的,所有官营厂商的首要业务都是为了满足官吏福利啊!”

“这是整个朝廷在与民争利,这是彻底的没有转机了啊!”

“这八年可怎么过啊……”

“八年?这些政策只要落实下来,一百年都别想完全扭转过来!”

“对,只要是对官僚们有利的事情,就像崇祯朝以前的时候,两百年也解决不了财政和税收以及户籍统计问题。”

“想要阻止这一切,现在是唯一的时机,以后可能永远都没有办法了。”

“说的好听,怎么阻止?整个朝廷,各级衙门,绝大部分官吏都支持,我们就算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