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八章 这次真的是时代变了(2/4)


“因为皇帝本身就是官僚系统的最高领袖,也是整个统治集团的领袖。

“官僚系统的成员们,也都是统治阶级的代表,都是统治集团的成员。

“双方属于同一个集体,根本利益其实是趋同的,双方的矛盾属于阶级内部矛盾。

“皇帝把官僚体系摆在对立面,那绝对是完全错误的思维。

“只不过,皇帝作为一个群体的首脑和领袖,虽然希望自己的组织和群体能够更加强大。

“但是却不希望自己的手下里面,有能够威胁到自己地位的人。

“可是他同时也需要拿出资源分给手下,以换取有能力的手下帮助自己维持统治。

“仁武朝之前,大明皇帝在跟文官系统的斗争中不断失利,权威不断衰减,根本原因并不是朝堂上的表面上的斗争的胜负。

“最根本的还是对于土地和人口的掌控能力的丧失。

“农业时代的根本是土地和人口,任何一个皇帝的权威最为强盛的时候,就是它掌控的土地和人口最多的时候。

“但是皇帝要掌控足够多的土地,就需要依赖官僚系统的运转。

“放给官僚体系多大的利益和权力,允许他们膨胀到什么程度,这个度很难掌握。

“在仁武朝之前,皇帝拿出来的资源,虽然也的确存在回收的可能性的。

“比如说夺爵抄家。

“但在绝大部分时候都是只出不进的。

“因为大明的世爵不但是世袭的,甚至都没有代降的说法。

“同时因为限制勋贵影响朝政,让大量的人员拿着资源不干活,白白的浪费资源。

“再加上仁武朝之前的皇帝的个人能力……相比之后而言只能所比较有限。

“随着皇帝不断地向外赏赐、册封,手中掌握资源也就越来越少了。

“随着民间土地不断的兼并,部分地主的土地越来越多。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群体首脑的皇帝,与群体成员所掌控资源的比例逐渐逆转。

“当皇帝能够实际掌握的土地和人口少到一定程度,民间力量控制的土地和人口集中到一定程度之后,皇帝就指挥不动官僚系统了。

“官僚系统从其他方面得到的利益,逐步超过了皇帝可以给的利益。

“皇帝这个名义上的领袖,他手中掌控的资源,已经不足以压制群体内的所有成员了。

“威庙老爷(崇祯朱由检)对后宫和宦官的掌控能力,当然是超过熹庙老爷(天启朱由校)的,否则也不能在朝廷上乱杀大臣的情况下,还能安安稳稳的活到仁武朝时代。

“但是他在朝廷上杀人,根本不足以影响实际局势,反而让官僚体系更加离心离德。

“威庙老爷将文官系统,将整个统治阶级的代表团,将自己的同类地主们视为仇寇。

“那文官系统当然不会心甘情愿的协助它去统治国家。

“整个官僚体系的利益和皇帝已经背离了。

“仁武朝之前,按照官方的户籍统计,我大明三百年间人口完全没有实际增长。

“土地更是不但不增加,反而减少了一大批。

“一般认为至少有和户籍数量相当的人口,隐没于那些耕读传家的士大夫的羽翼之下了。

“所以世祖皇帝首先彻底禁止了任何形式的奴役大明人的行为。

“然后让土地资源形成了规范的制度。

“最关键的两点,就是土地交易皇庄优先购买制度,以及传统爵位的考核继承制度。

“前者遏制土地在民间集中,防止统治集团内部的其他个体偷偷的做大。

“让流转的土地回到皇帝手中,确保皇帝始终控制着尽可能多的土地。

“后者确保统治集团始终保有统治能力,并付出最少的代价。

“回收失去治理能力的统治集团个体所占用的土地资源,转让给能够提供治理能力的新的统治集团个体。

“这种机制当然不符合普通人的意愿,不符合统治阶级普通成员的意愿。

“但是作为首脑的皇帝已经带头干了,皇帝的儿子们也要考核才能获得爵位,而且培养制度比关勋贵们更加严格。

“这样筛选出来的后代皇帝,个个都能算是社会精英。

“那勋贵们也就只能跟着接受了。

“因为考核继承,不是纯粹的代降,不努力当然没有继承权,但愿意努力就有机会获得继承权,所以绝大部分人选择努力。

“这导致我们大明的统治群体整体上是内卷的,已经形成了干不了活儿就滚蛋的传统。

“至少到目前为止,这套系统的运转都还算颇为良好。

“官僚系统的能量被始终死死的限制住了。

“而皇室财团和民间资本正在近乎不受限制的膨胀。

“当经商开厂超过当官,成最受普通人向往的职业,官僚系统的能量也就降到冰点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