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三章 储君们的重要能力(2/2)

认天生没有生育能力,那这个皇子、皇孙肯定与储位无缘了。

绝大部分情况下,潜在的储君不只是要能够生育,而且要生育能力不能太低。

这个能力不能太低,不是说皇子能够满足女人的生理需求,皇子不需要考虑这种事情。

而是体质相对容易让自己的妻妾怀孕,实际的内在逻辑应该是生殖细胞活性高。

因为大明的继承人是采用半竞争模式的,有颇为严苛的储位培训和施政实训考核。

没有足够数量的儿子,没有能够通过储位培训和实训的儿子,就没办法确保后代帝王的能力了。

如果某个皇子、皇孙,连续换了好几个侍妾,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才有一男半女,那也没机会继位了。

至于其他的安排,让有女儿的官员和老师来大食国,让自己出钱搞助学金和希望学校,这都不算事。

也许在后世看来,这种决策的方向和目的,都是腐朽到了极点的。

但是现在的当事人却未必会抵触这种事情。

如果这些人员知道,这是要给他们女儿与朱靖垣接触创造机会,他们甚至可能会去抢名额。

朱靖垣毕竟是世界第二富了。

朱靖垣看完母亲的信函,幽幽的叹了口气。

自己这个身份,真的是没办法推脱,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幸好,自己现在是大明的皇子亲王,没有哪个女人可以给自己脸色看。

自己现在并没有什么恐婚症。

当然也不用太过担心带孩子的问题。

自己也的确不希望自己的长子是胡姬生的。

所以母亲的安排,真的没有什么问题。

仔细考虑过之后,朱靖垣给母亲回了一封电报。

总体上就是表示自己知道了母亲的计划,也以接受母亲的安排。

赞助贫苦学生,投资希望学校,顺便找找自己喜欢的妹子。

自己可以提前要两个亲王侍妾,可以让宗人府给自己安排,但不要找跟自己年龄相当的孩子。

十五六岁就当妈妈真的太危险了。

当然也不可能按照现代的三十岁左右的所谓最佳生育年龄来。

一来自己虽然不介意孩子他妈成熟一点,但是也实在接受不了比自己大十几岁的阿姨……

二来那个三十岁左右的最佳生育年龄,是现代社会的标准。

是综合了母亲的学习和成长、能力和收入、心理成熟度、照顾孩子的能力、社会医学条件等因素得出的结论。

朱靖垣这个现代科学刚刚起步的时代,母亲成年之后的生育年龄越大就越危险。

作为怀着亲王孩子的母亲,也完全不需要考虑经济、环境、家庭等外在因素,不用考虑本人照顾孩子的能力。

单纯的考虑母亲本身的身体条件,最适合的年龄就是二十岁的时候。

各种病症的发生率虽然并不是最低,但是他们身体状态最好的时候,恢复能力最强的时候。

是遇到危险能够坚持过来的可能性更高的时候。

所以朱靖垣直接跟母亲提了要求,让宗人府给自己介绍两个二十岁左右的妹子。

要个高腿长,身体健康,乐观开朗,没生过病,好生养的。

自己没办法把自己的年龄直接提升到二十岁,那就让孩子的母亲处在最佳状态吧。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