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各怀异志(2/3)

,施展他们最为擅长的打法,也能让我们无计可施。”

鲍信话音刚落,吕布就神色凝重的说道:“朝廷一定会这么做的!”

“这是什么意思?”刘岱惊疑问道。

“义父,你们应该知道朝廷对董卓残部之战,但兴许并不清楚其中的细节。那一战朝廷就是这么大的。”吕布说道:“当时皇甫嵩屯长安,我与义……执金吾丁原在左冯翔,朝廷有派遣使者,说服了马腾、韩遂,令他们出兵的堵住了董卓残部向西逃窜的道路。”

“当时,我们三支兵马,围成了一个品字形,不但能做到及时互相帮助,又能随意在任何一个方向截住董卓叛军。但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朝廷为了粮道的安全,令车骑将军何苗率部荡清了从雒阳自长安一带几乎所有的山贼。”

“听闻朝廷当时好像还派人去益州试图说服刘焉出兵,但似乎被刘焉拒绝了,还是装了个不知道,这个我具体不太清楚。但反正就是因为此事之后,皇帝对刘焉就记恨上了。”

“善用奇兵,步步为营,这才是朝廷真正的一贯打法。”

“这一次朝廷之所以仅派遣曹洪率军五千便来攻打泰山郡,我觉得应该是皇帝轻敌了。”

“但这样的错误,肯定不会有第二次。皇帝身边有荀氏叔侄二人,善用奇谋。”

鲍信有些坐不住了,他左右不安的晃动着身子,有些焦躁的说道:“朝廷在攻打山阳、陈留之时,可就是这样的打法。毫无疑问,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真相。”

“若是如此,我们该当如何?”

刘岱轻哼了一声,“那我们就用迂回战术,牵着他们遛弯子,再伺机以险地制他们。”

“用水淹,用火攻,我们也用速战速决的打法!”

“奉先方才就已经说过了,我们不能再一味的去坚守,这已经是一条行不通的路。”

吕布点了点头,“朝廷的攻城速度太快了,我们确实不宜坚守。”

“此事需从长商议。”鲍信依旧还是有些举棋不定。

吕布的一番话听在他的耳中简直像是梦魇一样,让他更加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不管朝廷接下来怎么打,他们的首要目标,必然还是东阳城。”吕布说道。

鲍信看向了刘岱,“刘刺史不妨再请教一下程仲德?”

“让我再去将他的妻妾老小全抓了?这是不是不太厚道?”刘岱转身反问道。

鲍信不以为然的说道:“这种事情有了第一次,就可以有后面的无数次,无碍的。”

刘岱只是稍加思索便答应了下来,程昱一人的见识,确实赛过他们几人。

与其苦思穷计,还不如请教贤良。

虽然掳人妻女这种事不太厚道,但已经干过一次了,何妨再多干几次?

……

与袁术在鲁阳相争不下的孙坚,不得不暂时屯兵颍川,暂居孔伷篱下。

寄人篱下这种事情,时间短暂尚可。

可时间一久,再好的关系都会出现裂缝。

这一日,孙坚带人再度在陈留与颍川边界上转悠了一圈回来后,对左右说道:“陈留今岁必是一个大丰收,天下皆传当今皇帝昏聩无道,残暴不仁,可我观陈留和颍川两地,简直是天壤之别。”

“陈留百姓已各归其家,正在卖力的饲弄田野。可看看颍川,百姓的脸上都带着惊慌失措,这是何故?”

长史公仇称说道:“将军,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天下混沌至此,哪还有什么真真假假呢?真的可能是假的,假的也有可能是真的,已经很难分辨了。”

孙坚端起陶瓮,咕咚咕咚喝了半瓮凉水,惆怅且苦恼的说道:“我等是为勤王而来,但袁术心怀异志,孔伷也是隔岸观火。这些地方刺史,封疆大吏,现在都已经忘记了自己是朝廷的臣子,都开始将自己当做这些地方真正的主人了。”???.biuai.co

“当今陛下又传言如此昏聩无道,我真不知道我现在应该去往何方了?”

公仇称说道:“卑职还是建议将军率军回返江东,暂时观望天下局势。”

“现在天下的局势,看起来就像是一群人聚在一起打群架,若不打到一定的程度,谁也不知道谁才会是那个最后的赢家。卑职知道将军乃是真正的忠义之士,心中有国家。”

“可将军您现在也看的清清楚楚的了,朝廷真正掌控之地仅有那可怜巴巴的数郡之地,就连这挨在京都边上的颍川都不遵王令,阳奉阴违。仅凭将军一人之力,如何能扭转眼下之局呢?”

孙坚摇头道,“可我们千里迢迢而来,总不能就这么回去吧?”

“而且若最后胜的是朝廷,那我这样做就是乱臣贼子,哪怕是回去,我也应该是领着朝廷的敕命回去。”

公仇称却说道:“可将军您一旦与朝廷取得联系,皇帝必不会再放您回去的。”

“朝廷此时正与刘岱、袁绍战做一团,正是用人之时,岂会让将军回返江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