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嚣张的师徒(2/4)

尽管我们国家在过去的20多年里,经济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贫困人口大量减少,人民满意度不断提升。

但是,刺激政策所带来的非正常增长,也带来了居民间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而且这种扩大的速度越来越快。

以鸡地屁的增速衡量每年收入的增长幅度,我们当然是整体提升非常快;但同时,我们还可以用2的增速来衡量每年财富增长速度,你会发现更快!”

这个时候师门的力量就体现出来了,吴楚之的师兄们全体起身,拿着笔记本电脑来到台上。

随着他的讲述,各种图表,一个个快速的呈现在大家面前。

这些数据本就是公开数据,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只是四个正教授给一个本科生打下手,这阵仗确实夸张了些。

但台下所有人也无可奈何,谁叫别人是同门师兄弟,否则坐在这里做什么?

为的就是小师弟渡劫成功。

相比起硕博答辩那种师门间对吵的阵仗,别人已经非常克制了。

当然,貌似曾慧娴的这个关门弟子,也妖孽的过分,几个师兄都不用出手。

林一夫就非常的羡慕,隐晦的看了一眼面带嘚瑟的曾慧娴,无奈的笑笑。

台上的吴楚之继续讲着,“过去的20年间,2的增速超过鸡地屁增速的一倍以上,那么,这些收入和财富的增长,在富人、中产和低收入群体之间的分配是怎样的呢?

1994年以前,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速度应该超过了高收入群体,而1994年以后,特别是2001年以后,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速度就远远倍数的超过中低收入群体。

问题就是出在2上面,2是拉开财富差距的主要路径,也就是说货币扩张的越快,越有利于富人群体,中低收入群体随之被稀释。

正如我在之前陈述总结时说过一样,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会产生两极化的社会需求,要解决这些问题,就涉及收入分配、价值观念、产品结构、技术水平、教育结构等各方面。

这也只能从供给方面着手解决。谢谢!”

场内场外都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马波涛见状,只能双眼一番,晕倒过去。

前面坐着的,哪个不是人老成精的,对这样的状况心知肚明,赶紧招呼人将马教授抬了出去,免得继续呆下去受辱。

这样的变故,也让其他想要诘难吴楚之的人不禁有些胆寒。

貌似台上的这个本科生很不好惹啊,学术水平不仅不低,而且很有种学会贯通的意思。

惹不起,不惹!

当然,更多的人是觉得不值当。

真要是像马波涛一样,被一个本科生给一板砖撂倒,这老脸往哪儿搁啊!

不少人这才明白了过来,今天这个阵仗,虽说是史上最难,但何尝不是曾慧娴为自己关门弟子的一种造势手段。

今日之后,任谁也只能说,曾慧娴又调教出了一个好徒弟,而蜀大也诞生了一个学术新星。

曾慧娴此时也露出了笑容,真金不怕火炼,第一次和吴楚之接触的时候,她便知道,这个年轻人的水平绝不在一般的教授之下。

答辩委员会里已经没有人提出问题,林一夫笑着打开了话筒,“吴楚之,你对经济学的研究,绝不在这里平均线之下。

我相信任何人对你答辩的通过,没有异议,包括我在内。恭喜你,顺利通过答辩!”

吴楚之深深一鞠躬,没想到这位主席这么好说话,通常这位才是主辩。

台下掌声雷动,桃花眼和瑞凤眼里满是崇拜和骄傲。

而吴楚之裤兜里那个还在保持通话的手机里,也响起了自豪的掌声。

不过让吴楚之意外的是,林一夫站了起来,双手轻轻压了压,示意大家他还有话说。

学术大家的风范让人折服,报告厅里快速的安静了下来。

林一夫转头微微一笑,“所以现在,我也不是站在答辩主席的位置上与你对话,而是一次平等的学术交流。

今天你的论文和陈述所讲的话题,不仅关乎华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在历史上都非常有意义。

所谓的需求管理,大家都会觉得这跟凯恩斯主义相关的,为了让我们的社会的需求更加旺盛,而不至于出现类似于失业有效需求不足带来的困境,政府要发挥更大效应促进投资、需求等等。

讲到供给,发挥企业的活力,以及如何给他们创造更好的环境。

在座的每个人和我一样,心目中都有对于供给和需求的理解,小吴,你是如何看待需求这一端的管理和供给这一端的管理与改革?

我先说说我的看法,算是抛砖引玉,大家趁此机会,也可以畅所欲言,王校长您看怎么样?”

坐在主席台的王德明哈哈大笑起来,他当然求之不得。

林一夫的做法完全是将这一次的答辩,化作了一场高端经济学术沙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