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此刻,我们必须孤注一掷(1/2)
想要完成所有的这些仿真模拟过程,需要有非常强大的理论基础才行。>
包括物理、数学、化学等学科,一定要有极其强大的基础。>
好在,这些都是徐佑非常擅长的学科。>
在脑力极佳的状态下,徐佑完美的将流程中每个细节,展现在了自己大脑的空间中。>
而除了仿真模拟对于真实情况的高度还原之外。>
徐佑还面临着另外一个难题。>
那就是,徐佑需要把全部的这些细节,都存储在自己的大脑之中。>
这样的数据量,是极其庞大的。>
好在,人大脑的记忆容量,本来就非常的大。>
据科学家估计,人类平均一生大概能够存储100万亿条信息。>
这样的存储能力,甚至远胜于普通的电脑硬盘。>
徐佑并不知道自己的记忆上限是多少,不过在看完了蓟大图书馆数以万计的图书之后,徐佑仍觉得自己的大脑空空如也,远远没有触及到上限。>
徐佑将自己大脑中模拟的这些过程,利用自己的记忆方式,一点一点的存储在自己的大脑中。>
经过几天的时间。>
徐佑终于可以确保,自己记住了这些芯片模拟过程所有的细节。>
但这,距离研发出一套工具,尚有很大的距离。>
徐佑还需要把这些大脑中的数据,转化成计算机可识别的语言才行。>
这其中,需要的付出的工作量,是极其巨大的。>
好在,徐佑在v5的深度学习状态下,拥有着6倍于正常状态的时间,以及更高的效率。>
徐佑一个人掌握了所有的细节,不需要再像正常的团队那样,在沟通交流上付出成本。>
这样一来,徐佑可以非常顺畅的完成整个的核心代码编写。>
即便如此,徐佑也是花费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才完成了核心代码的编写工作。>
这部分工作,相当于完成了的骨架,尚不能投入到使用中。>
其实给徐佑足够的时间,让徐佑直接做出一款可以投入到使用中的,也不是不可能的。>
只是,很多工作相对比较琐碎,想要全部完成,即使有深度学习状态的加持,可能都需要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除了工具的研发之外,徐佑手头还有很多其他的工作要做。>
徐佑觉得,剩下的工作,还是交给团队去处理更为合适。>
想到这,徐佑马上联系到了罗文坤,说明了自己在上的最新进度。>
“什么?你是说你一个人,完成了工具的整套研发工作?”>
听到徐佑的这个消息,罗文坤不仅直接在电话里喊了出来。>
“只是核心骨架,想要投入到使用,还需要填充很多细节。不过我相信,我们的团队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
“好,那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来公司帮大家做一个培训吧。”>
“嗯,我定好时间告诉你。”>
除了腾出时间之外,徐佑也需要提前和学校进行申请报备。>
徐佑知道,这并不是为了应付规定而已,而是对自己的安全负责。>
到了约定的时间,徐佑在三个保镖的护送下,来到了伏龙科技。>
徐佑并没有和罗文坤细说这三人的身份,只说他们是自己的助手。>
不过罗文坤也能猜到,这三个人应该是为了保护徐佑的安全的。>
集结了公司全部的软件研发成员后,徐佑开始了自己的培训。>
“大家都知道,的几大块包括数字设计、模拟设计、验证、制造良率等等。目前我们国内的软件,主要是模拟,距离全流程还相距甚远。这一次,我们的目标,是实现真正全流程的。”>
为了突破白头鹰的禁令,实现核心技术的独立研发。>
伏龙科技近来在研发上投入的成本非常的大。>
仅仅是软件部门的研发人员,就有几百人之多。>
对于一个只有不到两年的新公司来说,这样的战略方式,可以说是孤注一掷的。>
如果无法在未来的两年之内,做出下一代手机。>
那公司真的要面临倒闭的危险。>
刚开始,他们还以为,徐佑只是在为大家制定接下来的工作计划而已。>
但听着听着,他们才意识到,事情的进展远比他们想象中的要快。>
徐佑一个人,竟然已经完成了整个的核心工作。>
通过徐佑对的介绍,他们知道,徐佑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的完成了这些工作。>
“现在,的基本骨架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