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1冷处理(3/3)


这种事,最好就是不通过官府发布,让他们只当是传闻,要真发布告,不管这么说,这事就会被坐实,那时候影响才大,甚至大到无可挽回。

虽然没像朱希孝一样被大骂一顿,可隆庆皇帝也没给他们这班阁臣好脸色。

“老爷,到家了。”

这时候,轿外传来护卫的声音,随后轿帘被拉开。

徐江兰给魏广德打造的八抬大轿,说实话,坐上去还真稳当,一点没有颠簸,甚至轿子停下来,轿里人也不易察觉。

魏广德微微弯腰出了轿子,迈步就进府门,在门口迎接的张吉跟在他身后入府。

“老爷,江西巡抚刘光济刘大人有书信到了。”

在魏广德身后,张吉低声道。

“嗯,送到书房吧。”

魏广德随口答道,“对了,今日有重要客人吗?”

这是这些天魏广德回府问的最多的一句话,普通客人由张吉打发,重要的客人还是要见上一面。

关系是相互的,若是别人上门,长期冷处理,时间久了也容易让人生出不好的想法,进而改投别家。

一个时辰后,见过几个客人,魏广德总算是松快下来,这才回到书房。

书房桌案上摆着一封书信,魏广德知道那是刘光济送来的,虽然有些奇怪,但还是拿起来检查封口,这才撕开,去处信纸。

一看开头,魏广德嘴角就挂上笑意。

刘光济应该还不知道自己入阁的消息,所以还是以“大人”称呼,否则就应该是称呼他为“阁老”才对。

不过细看后面的内容,除了惯常的问候外,就是说道他这几个月走遍了江西各府了解实情,发现江西地方上许多士绅和百姓希望恢复“一条鞭法”。

“怪不得。”

魏广德嘴里嘀咕一句,继续把信看完。

刘光济给他的书信有些厚,先前拿出来的时候他还在狐疑,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七八页纸,信其实只有三页,剩下几页是他做的一篇奏疏的初稿,为的自然是打算上奏皇帝,在江西重新恢复“一条鞭法”。

毕竟,停止“一条鞭法”是当初户部上奏,皇帝许可并明发天下的旨意,若是不事前上奏天子,一个违抗圣旨的帽子,足够让他刘光济万劫不复。

江西是大省,人口、田地均多,若是按照以往的赋役,那对官府来说工作量太大,老百姓本就不懂赋役,只觉得官府征税太多太繁琐,所以恢复“一条鞭法”是上下一致的呼声。

即便采用此法,也不会从根本上减少他们需要缴纳的赋役,他们也觉得简单些。

要知道,若是不按此法,虽然每次上缴的钱和粮看上去少很多,但一个月交几次,对于靠种地为生的农民来说,他们哪有这闲工夫。

你一次性把要收的赋税定完,他们只交一次税,剩下的时间回家打理田地,不香吗?

反正这些税,皇帝和官府也不会给免掉。

看完奏疏初稿,魏广德点点头。

江西人从上到下为什么希望用“一条鞭法”,他是隐约知道原因的,现在刘光济走访后只是再次确认此事。

方向已定,魏广德当即找出信纸铺好,给江西回了一封信。

而此时,殷士谵以文渊阁大学士、魏广德以东阁大学士身份入阁的消息,通过邸报已经传到南京,传到了大明各地。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