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内阁和言官乱战(3/3)

/>

魏广德也不会过多干预校录馆分派书稿,只要求均等,当然对于效率高的官员可是适当增加一本两本书稿的校录任务。

至于说封衙,校录馆这个时候哪里还有封衙一说,就是连轴干。

两日后,正旦节,隆庆元年正月初一百官入宫庆贺,分校官们才难得有一天休沐的机会,第二天大朝会又耽误两个时辰,结束后众人又都匆匆返回。

就这样,内阁和礼部每天都有人来这里,了解抄录进度,把魏广德也是逼得烦躁不已。

不过他知道原因,礼部要掌握这边抄书的速度,估算出成书的时间,才好和工部确定永陵那边的时间。

不出正月,宫里终于还是传出消息,隆庆皇帝接连两道旨意发出,升翰林院侍读学士张居正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升翰林院侍讲殷士儋为本院侍读学士掌院事。

魏广德官职超过殷士谵就是因为参与到抄录大典中,他勤勤恳恳的工作让嘉靖皇帝满意,而他的付出换来两次提升品级的机会。

无论如何,魏广德都觉得自己还是应该把手上的工作做好,不要因为老皇帝死了,就不管这摊子事儿,毕竟是他的遗愿。

当初那份条子,魏广德已经通过陈矩交到了隆庆皇帝手里,只不过这段时间暂时没有传出旨意。

或许隆庆皇帝还忙着给那些加封谥号的圣旨盖章吧,魏广德有时候在校录馆里不无聊奈的想到。

“老爷,今日胡应嘉上了两道奏疏”

芦布依旧是原来的样子,在魏广德校书的时候他就去外面打听朝里的消息,在魏广德休息的时候告知。

“祖宗朝军国大政皆躬临臣下处断,自英宗皇帝以冲年即位,辅臣偶从权宜创为早朝奏事之例,遂相沿不改.臣又考前代宰相入阁议事必使谏官随入诸所,陈奏皆得预闻,而国朝之制令六科轮官于殿廷左右纪录,圣旨盖亦前代遗意,乞恢弘旧典,此后接见大臣必命科臣更番随入,凡有奏事不忠者,听其面折是非或退而参论,则大臣咸尽诚款而圣体亦得垂拱仰成。”

看着胡应嘉上的第一本奏疏,魏广德脸上就浮现出一丝冷笑,他以为他能以此代表六科?

看上去大幅提高六科的权利,谁会答应?六科的人敢收吗?

不过事态发展很快还是超过了魏广德的想象,他没想到胡应嘉抛出的鱼饵六科的人还真敢接。

此时朝中大臣纷纷自陈,以大学士徐阶、李春芳、郭朴、高拱各奉诏自陈求退,皇帝俱优诏褒留起,各部堂官也开始跟进,隆庆元年的京察就此展开。

吏部尚书杨博负责考核京官,挟私贬斥给事中郑钦、御史胡惟新,而庇护乡里,山西人无考核下等者。

应嘉弹劾杨博私愤,贬斥言官,包庇同乡,胡惟新亦上疏,揭发杨博考察官吏不公,上下其手,营私舞弊。

对此,早和胡应嘉交恶的大学士高拱等挟私报复,指责应嘉、惟新“党同官妄奏,拟旨斥为民”,引起舆论哗然。

给事中欧阳一敬、辛自修,御史陈联方等不平,联手俱交奏章营救,指责高拱、徐阶独裁,应嘉遂得以免祸,调任建宁推官。

魏广德没想到科道官员如此善战,居然在明知几无胜算的情况下还会帮着胡应嘉说话,特别是欧阳一敬的加入,事前魏广德居然没有听到他的告知。

虽然之后欧阳一敬递来条子,不想他难做才没有告知,而他参与保胡应嘉不是因为他们对,而是为了保住科道的脸面。

(本章完)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