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民族共处(2/2)

地民族的部落首领,有壮族、也有苗人和瑶人、洞人,以皇帝的名义重申了大华的发展政策,鼓励当地部落和百姓开展多样化的经济业态,种植和养殖结合,水产和山林养殖结合,多方开展经济作物种植等。

华夏商贸和关外商贸,包括各地的商贸公司,都会来到这边和当地人签订收购协议。

不怕养了卖不出去,也不怕吃不了都坏掉,只要种植的产品合格就会有人来收购。

一下就解决了当地人的顾虑,他们纷纷感叹大华的好政策,是真正为百姓考虑的。

就连那些一向对汉人不太感冒的少数民族,也愿意服从大华的管理,让族人过上更好的日子。

他们常年生活在大山里面,跟汉人或者汉人官员都有很深的矛盾,甚至爆发过多次的冲突。

要不是华夏商贸和关外商贸多年来在此地的经营,重新树立了这些民族的信任,恐怕这次郑毅亲来,他们也不可能下山来参加,谁让他们都受过两大商贸的好处呢。

就比如瑶人的黑鳞部,他们世代生活在大山里面,几乎是与世隔绝。

平时也都是打猎、捕鱼为生,种粮食都是不太会的,还是后来才学的。

无论是蒙古人,还是明王朝的官员,他们都是没多大的好感,当初也杀了他们不少人。

后来华夏商贸到这边开展贸易,他们族中正好遭遇百年不遇的雪灾,许多族人都冻死了。

因为大雪造成粮食的极度短缺,不得已派人下山到县城这边来购买粮食。

华夏商贸在隆江的分部得到消息之后,马上支援了几万斤的粮食。

由于山路难行,几千人硬生生的将粮食背到这黑鳞部的。

将黑鳞部的所有人感动的都是稀里哗啦的。

从此之后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可以说如今黑鳞部能够发展的还不错,都要多亏了华夏商贸的支持。

很多的物资都是华夏商贸给他们带过去的,还帮着他们销售山里的土特产,赞助他们开设了一座学堂。

黑鳞部可以说是华夏商贸的铁杆,就算是不服气大华派出的这些官员,或者说郑毅这个大华的皇帝。

也一定要给华夏商贸几分面子,因为他们整个部落的命,都是华夏商贸给救的。

不然的话,在大雪封山的那一年,黑鳞部落可能就成为历史了。

有同样遭遇的部落还有很多,他们对大华的认可,倒不如说是对两大商贸的认可。

不然的话,大华接替明王朝在这边执政,也不会如此的顺利,几乎是无人阻拦就完成了。

其中有武装力量的作用,自然也有两大商贸多年积攒的好人缘,给了这些民族信任感。

郑毅对此也是感慨万千,跟当地的这些族长们攀谈很久,还去了不远的一座山寨。

对于很多交通极为不便的山寨,郑毅建议他们搬出来建村生活。

并且保障他们的安全不会受到侵害,还会专门立法来保证。

不过一切还得看时间去说服才行,暂时恐怕没人敢出来。

郑毅也不着急,反正种子已经种下,剩下的就是生根发芽。

总有一天这些人会认同他们,也会将自己当做是华夏子孙。

无论是什么民族,在大华都是一样的,都是华夏帝国一份子。

告别了这些山寨首领,郑毅带着人再次出发前往果化州。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