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迁都金陵(2/2)

表要求归附大华,这次倒是一起谈了。

无论是朱由校还是那些内阁大臣,都是憋屈的不行,这一下五个省就没了,大明缩水将近三分之一。

甘/肃也就罢了,反正那边对于大明来说也是个拖累,四面都是敌人,也没人给大明面子。

给到大华倒是甩了担子,对大明来说是件好事,就是心疼那里的数十万百姓也一起给了。

宁/夏卫也没啥好说的,几乎早已是大华的后花园了,河套的控制力几乎没有。

但陕/西布政使司不同啊,那里经营日久,还有藩王镇守,军民无数,给到大华实在是可惜了。

最重要的是,这样一来对方就能将触角伸入到三晋之地和中原地区,大明当即就陷入了被动。

如今山/东、淮/北也给了大华,北方就剩了北直隶和山/西两地,等于是被人家夹在里面了。

什么天子守国门,不代表朱由校他不害怕啊,人家随时随地都能从水陆两个方向打入到大明都城。

这睡觉都睡不安稳,还搞什么天子守国门?当国门守不住的时候,天子想什么时候被人家揍就是血揍。

不行!这京城不能呆了,得迁都,回自家老祖爷爷建立的应天府去,江南比北方要安全的太多了!

若是平时迁都,定然会受到许多既得利益者的阻拦,但这次出奇的没人出口反对。

对于这些在京城有大家业的豪族勋贵来说,什么都不如自己的脑袋重要。

既然北方已经被玩成这个样子了,那到江南的花花世界躲一躲也好。

协议签订是十一月份,迁都定下来的时候才不过腊月中旬。

天启皇帝朱由校,在三军的护卫下,浩浩荡荡的沿着中原南下。

他倒是想走运河,但如今运河两军对峙,他没那个胆子不是?

这一走竟然走了三个多月,等到来年的二月才到了应天府。

天启终于是送了一口气,在金陵皇宫安稳的做起了皇帝。

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江南脂粉地,比起北方更适合他这个文弱皇帝。

至于顺天府北平,就留给自家那位叔叔福王镇守去吧,改封个燕王也就是了。

爷爷不是待见你们母子吗?朕将整个皇宫都让给你们娘俩去住,总算是对得起你们了吧?

内阁、六部也开始迁移,大量的财富开始江南转移,这些人是铁了心要舍弃北方了。

早就说两百年前,永乐帝就不该迁都北平城,要不然哪会有这几百年的糟心事儿?

郑毅得到消息,是目瞪口呆,老朱家的子孙都不简单啊,败家子那是一等一的强。

不过他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复兴八年可不止在大明收了几块地的事情。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