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冬去春来(1/2)

四月初十,正值春耕,魏州岛南部已经是鸟语花香。

津轻海峡,卫思齐带领百艘战船,迎战倭国水军两百多艘大小船只,三万七千多水军。

双方在津轻海峡鏖战两日,最终倭国的战舰损失一百七十多艘,三万多水军只剩下不足两千人。

整个倭国震惊莫名,德川家康在江户都坐不住了,要知道这些水军都是多年积攒下来的家底,从丰臣秀吉时代就渡海到李朝去作战的精英,没想到却都损失在津轻海峡,对面那些汉人的实力到底有多强大啊?

郑毅这边也有点心疼,就算是新式的战术,还有新式的火炮,也架不住倭国的狼群战术。

两日的海战,士兵伤亡达到数百人,舰船损失了三艘,让他也是心疼的有点受不了。

不过相比于倭国的损失,这点损失倒是不值一提,如果德川家康知道,肯定也会吐他一脸的口水。

四月十五日,郑毅的军队开始在陆奥沿岸登陆,总规模五万人,在水军的协助下登上本州岛。

本来倭国都打算撤军了,毕竟没有水军护送他们也到不了虾夷岛。

没想到对方这些汉人竟然敢渡海作战,这还不好好给你们个教训等什么?

老将渡边守纲和米津常春召集七万多人的队伍,打算在海峡沿岸半渡而击。

但是他们忘记了对方的战船,还有战船上那些能够打到两三里外的火炮。

在火炮不计成本的打击之下,倭国军队四散溃逃,两万多精英战士留在了岸边。

王昆山带领军队登陆之后,又是很快稳固了阵线,利用带来的轻型火炮和新研制的手枪队倭国军队进行打击。

大战持续一个月,双方在陆奥、出羽等国连战数场,关外军团大胜,连克青森、九户、岩手、秋田四郡,俘获陆奥守伊达政宗,津轻氏、南部氏、九户氏、安东氏等数个古老家族,在本州东北部彻底站住脚跟。

经过连番大战,倭国的军队死伤惨重,七万余人只剩下一万余人,战意几乎消耗殆尽。

郑毅一方面让陆奥和出羽的关外军稳固阵线,另一方面派出卫思齐带领舰队前往关东地区。

他要去好好的吓唬一下德川家康,希望不会将那老家伙给吓死才好。

四月二十日,卫思齐携战舰七十艘在浦贺水道击溃倭国水军。

沿着海湾炮击江户外围横滨、千叶等县,兵临江户城下。

德川家康一面调集军队过来宫位江户,一面亲自下令求和。

卫思齐没有继续进攻,等待郑毅派出的谈判团队到来。

四月二十八日,楚应同和郄琳一起赶到江户,与德川家康开展谈判。

双方就苦夷岛问题达成一致,认同苦夷岛为关外大都督领地,并允诺永不侵犯。

将陆奥北部青森郡设定为自由贸易区,允许关外都督府在当地与和人开展自由贸易。

允许汉人租借青森港、大畑、八户,派驻军队保证两方商贸稳定,此地的法治使用关外都督府的律令。

汉人在倭国行商需要幕府保证其安全,绝对不允许出现无故伤害汉人的事情发生,若有违抗幕府应该严加惩戒。

汉人商船进入倭国各港口不受限制,相应的税赋按照最优惠的待遇,幕府应该予以保证并关照。

此条约在江户签署,又被称为《江户制约》,卫思齐带领战船退出江户港,回到青森县驻防。

双方退兵,青森、大畑、八户三地,郑毅各派驻三千全火器军队协防,各驻扎一支十艘战船的水军在港口。

划定的区域内,郑毅直接建立了三个分基地,这样也能保证随时都可以召集平民短时间训练成军队。

九户郡和秋天郡被划为缓冲区,这里倭国也不会驻扎军队,各方大名全部撤出,允许自由交易。

当然这里也没什么大名了,因为那些家族全都被郑毅给拉到魏州岛管制起来。

并且从各个家族的辖区抓了数万平民,谈判这段时间津轻海峡不停的运人。

尤其是倭国的妇女,这次的数量达到惊人的五万多人。

短时间内,足够解决魏州这边的单身汉娶媳妇。

为了保证他在本州这边的压制,郑毅将汉人的数量刷到二十万人,几乎分布在各个地点,远远的超过了他的租界区,江户那边虽然不满,但对此也不置一词,任凭汉人在各处建立村庄、开垦土地。

但是德川家康真的咽不下这口气,江户制约签署之后就病了。

本来就是上了年岁的人,还被如此的欺负了一顿。

他德川家康这辈子都受过如此大的屈辱。

等到德川秀忠返回之后,德川家康命令他亲自带人前往明国,向明国皇帝讨个说法。

他要让那什么关外大都督知道,他德川家也不是好欺负的,被欺负了必须要咬回来。

京都那边也是积极配合,派出使团与德川秀忠一起赶往明国不提。

但是大阪方面,丰臣秀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