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 再立奇功 (二合一)(3/4)

政司俯首帖耳,三省八府之地无一例外听命于沈佥宪。”

“鞑虏终究是鞑虏,岂能挑衅我天朝上国威严,沈翰林真乃国朝颜面!”

愈演愈烈的谈论声,很快便被奉天殿内朱祁镇的声音打断。

“尔等蛮夷不通文教礼数,朝贺仪结束之后,前往四夷馆好好学习一番!”

朱祁镇面色严肃,现在的他已经不是两年那个少年天子,并不会因瓦刺使臣的“委屈求全”,便高兴的认为彰显了大明国威。

瓦刺使臣敢如此放肆的背后,代表着蒙古铁骑的崛起,他们已经不甘心再居于漠北苦寒之地,对中原万里江山起了觊觎之心!

可能当初自己就应该听沈忆宸的,早早防备也先的崛起。

“下臣遵命。”

阿木尔磕头领命,然后缓缓退到番邦使臣队列之中,满脸不忿的望着沈忆宸。

等来日我鞑靼铁骑踏破京师九门的那一刻,今日之辱必当百倍奉还!

随着文武百官跟番邦使臣的祝词完成,就意味着“朝贺仪”这项大礼也就结束了。接下来便是天子设宴款待群臣,彰显君臣相得的“大宴仪”。

只见数千宫人跟光禄寺官员,从皇城各处鱼贯而出,把早已准备好的座椅酒席摆放整齐。然后参与正旦朝会的文武百官,按照官衔高低不同入席。

不过翰林院五品官员,可以高坐四品的绯袍大员桌,于是沈忆宸便于倪谦等翰林前辈,一同坐在奉天殿内的末席,甚至还出现了一抹怪异的场景。

那便是满目绯袍大员中,出现了一桌青袍翰林官。而在这一桌身着青袍官府的翰林中,又出现了一名穿着绯色麒麟赐服的官员。

放在那些不明真相的番邦使臣,以及偏远州府官员眼中,真可谓是一头雾水。

“大宴仪”相比较其他宫廷盛宴,更多了一份过年的喜庆,意味着规矩恪守程度,也相对要松懈一些。

很快入座官员,开始互相举杯道贺新年,瞬间就冲淡了之前瓦刺使臣带来的剑拔弩张气氛。

推杯换盏过后,礼部尚书胡濙站起身来,举起酒杯朝着朱祁镇说道:“老臣斗胆,还请敬陛下一杯。”

杨溥逝世后,除了勋戚英国公张辅外,胡濙就成为了最德高望重的文官。身为四朝元老,加上托孤五大臣之一,也只有他有这个资历向皇帝主动敬酒。

“胡爱卿这些年劳苦功,请。”

朱祁镇不但称赞了胡濙一句,还非常给面子的说了个“请”字,这对于臣子而言,简直是莫大的尊荣。

“多谢陛下称赞,此乃老臣本分,当了此残生尽心辅佐!”

胡濙一边说着,语气变得哽咽起来,目光中还出现了感动的泪花。

望着胡濙这副动情姿态,朱祁镇也不由动容,想当初看着自己长大的托孤五大臣,如今就只剩下英国公跟大宗伯两人。

“胡爱卿何出此言,俗话说老当益壮,朕来日可还需要爱卿辅弼朝政。”

“陛下厚爱,臣真是愧不敢当。”

说罢,胡濙抬起以后擦拭了一下眼角,并且这一幕君臣相得的场景,让很多人看了之后心生感触。

毕竟是托孤重臣,哪怕这些年大宗伯在礼部低调行事,并未如同三杨那般掌控朝政大权,依然简在帝心。

“陛下,长江后浪催前浪,一替新人换旧人。老臣哪怕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大明终究还是需要更为年轻的能臣干吏。”

胡濙这番话落下后,殿内绯袍重臣,大多下意识认为他指的是沈忆宸。

毕竟沈忆宸挟治水不世之功回京,是年轻官员中唯一有过实质政绩的后辈,担得起能臣干吏这四字。

甚至很多人心中揣测,莫非胡濙与沈忆宸达成了某种协议,这是在陛下面前继续推他上位?

可接下来的一番言语,就大大出乎众人意料了。

“正旦朝会乃国之大典,不如让翰林院的年轻后辈们,来书写几封祝词祈福。一来能彰显我大明文运昌荣,二来能展现我大明人才济济,陛下意下如何?”

往年正旦朝会,也偶尔会有除了重臣外的年轻官员贺词,不过一般是由最近一科的状元及第上表。

朱祁镇听到后,就下意识认为胡濙要让沈忆宸来祝词,于是点了点头道:“就依胡爱卿所言。”

三元及第,六元魁首,文采自是斐然。刚好趁此机会,让这下番邦蛮夷们,看看什么叫做礼仪之邦!

“谢陛下,翰林修撰杨鸿泽才华横溢,可由他来祝词。”

杨鸿泽?

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朱祁镇着实有些意外。不过想想杨鸿泽好歹也是乙丑科榜眼,才华毋庸置疑,而且为人刚正不阿,确实是一块璞玉。

“好,那就让杨卿家上表祝词吧。”

皇帝一声令下,殿外的杨鸿泽站起身来,在一众低品阶跟同辈官员羡慕眼神中,昂首阔步走入奉天殿内。

单单就这份不卑不亢的姿态,就引得无数人好评,果然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