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师舆论(2/3)

贵忠在京师的这一条,就形成了三条独立的情报刺探和联络的线路。互不干扰,也避免了被一窝端的可能。

击退了建虏的大举进攻后,郭大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勤王行动上。除了情报战线,共他的准备工作也愈发紧张地开展起来。

何贵忠回到房内,拿出纸笔,思索着要给上司,也就是大连的谍报部写密信。

还未落笔,房门被轻轻敲响,得到何贵忠的允许后,翠儿端着茶水,进到屋内。

“老板,赵小柱送来了一车煤、两担柴,奴家已经付过钱,让人都运进了柴房。”翠儿放下茶水,恭谨地汇报着,“只是您说的羊,还没送到。”

何贵忠点了点头,说道:“兴许是口外的羊还没运到,我让伙计去问一下,不耽误事儿。”

看了翠儿一眼,他又说道:“缝补洗涮的活儿都让你干了,还去前堂帮忙,着实辛苦了。从这个月开始,每月给你一两银子的佣金。”

翠儿赶忙躬身道:“老板,不用给佣金。只要管吃管住,俺们姐弟俩什么活儿都能干。”

何贵忠笑了笑,摆手道:“就这么定了,你先下去吧!”

翠儿张了张嘴,还是没说出什么,施礼之后退了下去。看到何贵忠的书案上有纸笔,她想求恳着教教小弟,可这显然有些太过失礼了。

轻轻带好房门,翠儿咧嘴笑了起来。一个月一两银子,已经是不错的报酬。很多老百姓辛苦地做工,也高不了多少。

也就是说,有这一两银子,足够养活她和小弟了。当然,这要有个住的地方,住宿不花钱。

即便如此,翠儿也是极高兴的,小跑着去了柴房,急着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小弟。

柴房外,小龙用斧头把柴禾截成一般长短,又认真地码放到柴房内,干得头上都冒出了丝丝白汽。

小翠跑过来,急着说道:“不是不让你干嘛,把斧子给我,这点活儿,姐姐来干。”

小龙呵呵笑着,说道:“姐,跟你说过了,我的病全好了,身上可有劲儿呢!冒点汗,身上热呼,可舒服了。”

小翠没抢过斧头,见柴也只剩下了一点没劈完,小弟的精神状态也好,也就不再勉强,弯腰帮着收拾。

“何老板挺高兴,以后要给姐姐工钱,每月一两银子。”小翠满脸笑容,把好消息告诉了小弟,“等工钱发下来,你想吃什么,姐给你买。”

小龙咧开了嘴,斧子下去的劲儿更大,笑着说道:“那我呢,以后会不会也给我工钱。”

小翠眨巴着眼睛,觉得这不是个好主意,人不能贪得无厌,可又怕伤弟弟的自尊心。

小龙哈哈一笑,说道:“姐,我是逗你玩儿的。人家管吃管住,咱还能不知好歹,那么贪心。”

小翠笑着点头,说道:“这么想才对嘛,咱们是命好,遇到了何老板。要不——”

似乎不想提起以前那令人伤痛难过的事情,小翠岔开了话题,说道:“听酒客们讲,东江镇打了大胜仗,光建奴的人头,就砍了七八千呢!”

小龙露出惊讶的神情,说道:“那么多?”

小翠用力点头,说道:“还听说建奴要用银子把人头买回去安葬,正派人和东江镇谈判呢!”

“一颗人头值多少银子?”小龙疑惑地问道:“很贵嘛?”

小翠想了一下,说道:“我听一个酒客说,要是人头押送入京,朝廷的赏功银是每颗人头五十两。”

哇!好值钱哪!

小龙的眼睛亮了,根本想不到这有多血腥,苦惯了的孩子,光想着白花花的银子了。

五十两,甚至是一百两,能在乡下有个小房,还能有几亩地,安心地生活,不再让姐姐吃苦挨累了呢!

辽东,虽然曾是家乡,但对于何时能够返回,小翠和小龙都不曾想过这个问题。

对于逃出辽东的辽民百姓,也差不多是同样的。

平辽灭虏,重返家乡,曾经幻想过,憧憬过,但到现在,已经成了模糊,或者是很遥远,不再有希望的事情。

没人有确切的时间表,除了要“五年平辽”的袁督师,以及笃信不疑的崇祯皇帝。

也没人知道,看似遥不可及的幻想,却只是郭大靖所定下的一个小目标。他的人生,他的理想,却远不是一个辽东能够满足的。

…………………

栾古关的工事修筑,已经初建规模。最主要的是,大批粮食弹药武器装备的运抵,使得守军对防御更有信心。

之所以有这样的速度,关键还是防御设施的革新改变。

不再依赖高大的城墙,而是壕沟胸墙,以及类似于铁丝网的鹿砦拒马。这不仅提高了速度,还大大降低了成本。

经过南关激战,虽然是大胜,可郭大靖还是按照老规矩,主持召开了战后的总结会议。

没有尽善尽美的作战,总会找到些不足,并能够更加完善,并吸取经验教训。

比如对付楯车的办法,除了大炮直接摧毁,还有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