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活着难啊!(2/4)

么就非我不可了?

“夫人是知道的!我们想要发展空军,不管是建造飞机制造厂,还是购买飞机。

都必须要跟外国人打交道,特别是跟美国人打交道。

夫人是国人外出名的外交家,国际友人遍天下。

有夫人出马,无论是引进飞机,还是建造工厂,夫人都是不二人选啊!

对外:夫人朋友多,可以为国家节约大笔的经费。

对内:夫人威望高,能够呼风唤雨,可以为空军发展争取更多的经费。

相信空军有您的领导,一定会有大的发展。”

忪美龄心里高兴,脸上也显露出来笑容,不再像进办公室时候那么满面怒容了。

“如此说来,这个航空委员会秘书长,我还真的就当了。”她高兴地说道,

从空军司令部出来,忪美龄立刻就去找了常凯申:“达令!今天我到空军司令部去,周至柔司令提议我可以担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

为国军的空军发展尽一份力量。

你觉得怎么样呢?”

常凯申对前几天忪美龄遇险也是非常担心的,知道她的心思。

转念一想:“空军是一个特殊的兵种,往往就是单兵作战,飞上天后,可就无人能够监督的了。

如果夫人能够掌管空军,以夫人的手腕,应当能够把空军牢牢地抓在手里。”

夫人的事,当然就是常凯申的事情了。

就这样,忪美龄成了航空委员会秘书长。

夫人亲自担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政府当然不敢不给夫人面子。

巨额的经费立刻就如数拨了进去。

周至柔跟忪美龄商议:“当今世界的飞机发展速度太快了。

每个月都有好几种新飞机发布出来。

现在一架飞机的价格就是三十万美元,我们手里的钱也买不了多少架飞机。”

忪美龄想了想:“买不如造,我们把这些钱存起来,凑上几年后,凑够了造飞机厂的钱,直接开始建厂。

现在我把钱存到香港去,用利息来维修飞机。”

“是夫人英明!还是夫人有魄力!”周至柔从来不缺乏拍马屁的水平和能力。

当中日战争开始的时候,常凯申招来自己的空军司令:“我们现在有多少架飞机?”

“三百架!”

“怎么会这么少?去年、今年新买的飞机呢?”常凯申的眼睛都瞪出来了。

这两年政府可是拨了巨额费用的。

周至柔把夫人的计划讲了出来,常凯申挥了挥手,让他离开。

大战已经开始,现在买飞机已经来不及了。

好在那些钱还在!

不管在不在,都不影响周至柔这个空军司令,这就是路线的正确。

只要跟对了人,会不会做事,做什么事都不要紧的。

忪美龄被常凯申突然说出来的梦打开了想法,立刻就要在武汉召开一场记者招待会。

常凯申反而犹豫了:“这样能行吗?现在英国在全世界都有殖民地,它一心一意想要挤进德、法、日这三个国家建立的“轴心国”当上去。

并且还想在它们中心当领头羊的。

会听我们的?

美国人现在走的中庸之道,一边给日本人卖各种各样的军用物资,一边又说要文明、要和平。

他们怎么会和我们站在同一条战壕里呢?

这才真的是做梦!”

忪美龄笑了:“有梦想总是好的,万一实现了呢?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今天我们既然想到了,就要认真做下去,要靠我们的耐心和真诚去打动他们。”

常凯申还要想一想。

忪美龄生气了:“我们现在的情况,就跟叫华子一样,上门去讨一下,他们多少都要给一眯,否则我们就不走。”

这场记者招待会就在武汉举行起来。

只是这样一场招待会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常凯申在会上展示了江阴战场上捡到的印有usa的炮弹弹片。

严词质问美国人在鬼子发动的侵略战争中,不但没有出力阻止,反而还在推波助澜:卖给了日本人大量的军火武器。

同时又在会上公开了苏联派出飞机、飞行员帮助南京轰炸鬼子战舰的消息。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外国记者站出来提问:“请问常先生:你会在一九三一年“九·一八”的时候怎么不像现在这样抗战呢?

那个时候,鬼子在你们国家的士兵并不多,当时你们可以轻易地把他们赶走的。

听说当时还制定了一个“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完全无视国内要求联合抗战的舆论民意。”

常凯申一下子就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这个时候一位美国记者站出来发言:“常先生,据说德国大使陶德曼先生还在调解战争,请问,是否有些事?战争是否可能停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