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京城事毕(2/4)



以花言巧语哄骗得朝中重臣千金的垂青,更为了状元之位,以诡计谋杀了本届最热门的考生阮文浩,个中内容描写的绘声绘色,仿若亲眼所见一般。

“呵呵,看来包拯又摊上事儿了。”程光有些好笑的想到。

不过他也不担心,这种中伤的文章哪里都有,就算是包拯看到了也会一笑了之,登不上大雅之堂。

鲤跃居。

这里是包拯等人落脚的地方,来到这里,程光向掌柜的询问包拯和展昭的消息。

掌柜的是个身形富态的中年人,脸上总是挂着笑容。

“这位客官,您来的不巧,包公子他们和庞三小姐去后面的千鲤湖游湖去了。”

程光听完,如有所思,看来京城的案子差不多快结束了啊。

不过,总算来的还不算太晚,至少可以免了赛中原被凶手陷害,以致身陷牢狱,险些被处斩。

千鲤湖,位于鲤跃居后。

因湖中鲤鱼很多而得名,景色宜人,乃是京城有名的景地。

千鲤湖前是九龙门,门柱旁立着一块石碑,碑上刻着一首诗。

水上鸳鸯,云中翡翠。

忧佳相随,风雨无悔。

引喻山河,指诚日月。

生则同衾,死则同穴。

这首诗为三年前的京城名妓云霜在投湖自尽前所做,里边隐藏着她心爱之人名字,同样也是本案凶手的名字。

程光一直很纳闷儿,凶手必然也明白这首诗的含义,为什么不找借口将其毁掉?

难道是舍不得?

来到千鲤湖旁,根本不用找,庞飞燕那叽叽喳喳的声音便已先一步,传到了程光的耳朵里。

湖中三艘小船。

包拯和公孙策一艘,展昭和他大哥展俊一艘。

还有一艘是庞飞燕和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正是赛中原。

三艘小船此时正在比赛,赛中原因为身体瘦弱,再加上他少了一只脚,自然比不过另外两人,落在最后。

庞飞燕正在不断的催促他。

正要打招呼,湖中突然变故横生。

庞飞燕不耐之下,想抢过船桨自己划,赛中原不给,两人你争我夺之下,致使小船侧翻,直接掉进了湖里。

庞飞燕不会游泳,在湖里不断挣扎。

公孙策号称“天鸿飞鱼”,在众人中水性最好,当即下水救人。

程光后发先至,身法展开,脚不沾水的横过近八丈的湖面,将赛中原救了起来,飘然落在了展昭的船上。

“程大哥,你终于来了。”展昭惊喜道。

程光道:“路上遇到点儿事情,所以耽误了一下。”

展俊亦拱手和程光打了个招呼。

“多谢兄台出手相救,赛中原感激不尽。”

赛中原在湖里喝了不少水,咳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能开口说话。

程光摆了摆手,道:“举手之劳,不必客气。”

另一边,公孙策救下了庞飞燕,再一看庞飞燕的表情,居然出现了一丝娇羞,看来就是在这里庞飞燕对公孙策生出了一丝情愫吧。

因为落水的意外,几人没有了继续游玩的想法,回到了鲤跃居。

最豪华的一间客房里。

包拯看着程光,道:“程哥,你来了就好了,快帮我想想办法,我快愁死了。”

说着,他便将案情的始末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程光。

从考试开始到现在已经死了三个人,震惊朝野。

皇帝命令包拯三天之内破案,否则的话就要将他发配边疆。

而今天已经是最后一天,但凶手的身份却还一点头绪都没有,由不得他不发愁。

刚才在湖里,程光及时出手,将赛中原救了上来,包拯并没有发现他的假腿。

程光道:“既然阮文浩和向天问都曾研究过九龙门前的那首诗。他们在考试的前一晚也都有过反常的行为,那这首诗就很值得研究一下了。”

公孙策将那首诗写了下来。

程光故作沉吟了片刻后,突然露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我明白了!”

说罢,他便拿起笔来将诗句中的一些字圈了起来。

而这些字合起来,赫然正是云霜和科举监考官崔明冲这两个名字。

“这……这怎么可能?”公孙策陡然大惊,满脸的难以置信。

崔明冲此人官声极佳,是朝中唯一能同时得到庞太师和八贤王赏识看重的人。

公孙策也曾立志以崔明冲为自己的榜样,日后做个好官。

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一心敬仰的人,竟然成了一直追查的凶手。

“唉!”

包拯深深的叹了口气,沉声道:“这么重要的线索,我居然一直没注意。”

此时,他心中的震撼丝毫不必公孙策小。

程光道:“我只是旁观者清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