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进击的精武军(一)(3/4)

冲刺。

然而,这时候李秀成也顾不得了,精武军的炮火太猛,他不能光等着挨炸,因此只能靠自己的人数,提前进行步兵冲锋。

在步兵冲锋的时候,李秀成又开始调动他的骑兵部队,这三千骑兵,才是他的真正的精锐,也是他真正的杀手!

步兵虽然冲了一千米后体力会严重消耗,但骑兵还是没问题的。因此,冲锋的三千步兵不过是炮灰,他们的作用是消耗敌人的炮火以及制造混乱,他的真正后手是骑兵。

李秀成就指望靠骑兵的冲击力来撕开精武军的口子,打掉对方的炮兵阵地,让对方无法安稳开炮,这样他的大军就可以顺势压上,靠人数淹死这支奇怪的部队。

只可惜,李秀成算错了精武军的韧性与火力密度,精武军不止是有迫击炮这一种大杀器,他的轻武器更加可怕,除此之外,严格的训练,也让精武军不会轻易被这种气势吓倒,而是像机器一样,严格的按照既定计划作战。

换言之,李秀成的部队不过是凭着一股血气之勇的古代部队,精武军则已经跨入近代部队的门槛,武器更是装备了不少现代武器,实力对比已经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当太平军的三千步兵开始嗷嗷叫的全力冲击的时候,精武军的士兵只是在士官的命令下冷冷的把枪放平,严阵以待。

在这个过程里,迫击炮就没有停止炮击,而是以一分钟20发炮弹的速度来了个急速射,在一千米到七百米之间的距离内制造一片死亡的火网。

等太平军好不容易冒着炮火冲到距离精武军400米远的时候,精武军的大量步枪兵开火了。

由于对方阵型很散,加上精武军的火枪都是后装枪,射击精准,射速极快,所以精武军这次射击是自由射击,以求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武器优势,最大限度的杀伤敌人。

精武军的密集射击立刻就形成了一道无形的火网,冲锋的太平军的士兵立刻就好像割韭菜一样一片片的跌倒在地,再也无法靠近三百米以内。

如果是别的部队,这个时候早就溃散了,但这毕竟是李秀成的精锐,因此就算伤亡惨重,他们依然嗷嗷叫的前仆后继的顶着伤亡继续冲锋!

当然,也可能是他们自己也打懵了,失去了理智,所以才迎着伤亡蒙头前冲。

很可惜,血肉之躯终究抵不过钢铁,当他们好不容易冲到三百米的时候,掷弹筒也跟着发威,迅速在三百米范围内炸成一片。

而且,到了三百米,夏普斯步枪的精准度立刻大幅上升,加上精武军士兵大都是长期以来用子弹喂出来的精准射手,射击三百米的集群目标根本没难度。

这样一来,三百米就成了一道名副其实的死亡线,太平军根本就冲不过三百米这道线,大多数都在四百米到三百米之间被射杀。

就算有一些漏网之鱼,也冲不到二百五十米,其中最好的成绩,是一名身材矮小的小伍长,他被击毙的地方,离开精武军只有两百四十八米,这就是这次太平军冲锋的最佳成绩了。

这在这个时代,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就算在西方列强的部队,就算是普遍列装了米尼步枪,有效射击距离也不过是一百米到两百米之间,射击死亡线不过是五十米左右。

就这样,战斗只是维持了三分钟不到就结束了,三千太平军的精锐步兵,在精武军的阵前留下了超过七百具尸体后,终于全面崩溃,不得不向后逃亡,就伤亡比例来说,这支部队绝对可以称作强军!

可就是这样的一支强军,也最终饮恨收场,而他们对精武军造成的伤害呢?零伤亡!

七百比零!这已经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场血淋淋的屠杀!

这种一面倒的屠杀场面震撼了双方,精武军由于之前上过类似的理论课,对此早有心理准备,加上是施暴方,还算好一点,可作为承受方的太平军就没那么好受了。

前线士兵但凡见到这一幕的,没有一个不心惊胆战的,士气立刻就跌倒了谷底。

太平军虽然装备了不少抬枪火炮,但归根到底还是一支以冷兵器为主的古代部队,别说现代军队,连近代军队都不是。

这种以冷兵器为主的古代部队组织结构松散,最重士气,一旦士气被打没了,就会立刻全军溃散,到时候人数再多,也只是人家的战功。

更何况,精武军还有骑兵,一旦全军溃散了,人家来个尾随追杀,那后果不堪设想。

古代军队里所谓的士气,讲究的是一鼓作气,如果第一次攻击不成,第二次第三次只会更加不成。正是明白到这一点,李秀成只好承认失败,不再派骑兵部队进行第二次冲杀,做无畏的牺牲,而是下令全军撤退。

也是因为距离够远,双方相距达一千米,李秀成才敢下令撤退,如果两方距离少于两百米,他绝对不敢下撤退的命令。当然,真到那个距离的话,他就会下令全军冲锋,到时候胜败就不好说了。

总而言之,精武军与太平军终于交手了,而在第一个回合的交战当中,是以精武军的全面大胜而告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