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宗泽北伐(2/3)

路。

跟在宗泽身边的几个将领,包括兵马都监陈淬在内,都面露忧色。

“宗相公,我们兵马太少,且粮草不足,北伐恐怕难以成事啊!”

宗泽黑着脸道:“不消多言,老夫尚且不惧,尔等奈何惜命?陈淬,你要是敢动摇军心,老夫现在就砍了你!”

陈淬瞠目结舌,不敢多言,其余王孝忠、权邦彦、孔彦威等人,都不敢多言,只能随着宗泽渡河。

当他们到达李固镇的时候,突然远处来了一队兵马,一杆王字大旗,迎风飘扬。

宗泽眯缝着眼睛,忍不住大喜,开怀大笑,“王善果然不曾负我!”

说着,宗泽亲自迎上去,而远处的来人看到了宗老相公的兵马,也急忙过来。

这个中年汉子叫王善,是有名的大盗,金人南下,各地衙门被一扫而光,秩序荡然无存,他趁机聚拢势力,号称七十万大军,战车一万辆,雄踞一方。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宗泽只身匹马,前来见王善,老相公涕泪横流,跟王善讲,国家危难,要是能多几个像你这样的人才,何患金兵!现在是英雄好汉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切莫错过了。

王善感激涕零,当即表示愿意效忠朝廷。

这样一来,宗泽就得到了七十万大军,随后还有一个盗匪,此人叫杨进,身高魁梧,力大无穷,绰号没角牛,他比王善差一点,只有三十万人马。

宗泽依旧招降,其余王再兴、李贵、王大郎等巨寇,最少也要几万人马,全数被宗泽收编,人数加起来,还真超过了二百万。

不过当老相公决定北伐,沿路让他们靠拢过来,能拉出来的兵马,以最多的王善为例,还不到一万二千人,至于战车是一辆都没有,只有几百辆普通马车,载着一些粮食。

而这已经算是最好的了,其余兵马最少的王大郎,还不到一千人。

但是宗泽什么都没说,对这些头领都十分和善,官职更像是不要钱往外撒,甚至都统制,统制,兵马总管,各种镇抚使,观察使,要什么给什么。

如果不考虑河北留守司的限制,还真以为鸡犬升天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是一支玩闹似的北伐之师,根本没有半点成功的可能,或许碰到了一支金兵,就会瞬间土崩瓦解,荡然无存。

但是宗泽一点不在乎,老相公还在拼命吸收各地兵马,他们白天行军,晚上聚在一起,喝酒谈心。

宗泽在地方为官几十年,专门跟小人物打交道,通常几句话下来,就把一个悍匪说得眼泪横流,赌咒发誓,要给宗相公卖命。

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本事!有人还靠着这一招抢先进了咸阳呢!

宗泽在行进到新河镇的时候,兵马已经达到了五万之中……实打实的那种。

而且经过老相公的悉心安抚,这帮头领都愿意为国效力。

从目前来看,总算有了那么一点意思。

就在大军前行之际,突然有个少年郎前来求见,他只身一人,年不过十四五的样子,骑着一头毛驴,还披着一件道袍。

“老相公,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野孩子,搭理他干嘛!”

宗泽摆手,“不能这么说,只要愿意抗金,便是三尺顽童,老夫也会礼贤下士。”

有了宗泽的话,少年终于见到了老相公。

“草民王中孚,拜见老相公。”

宗泽见这个年轻人中气十足,相貌堂堂,心中喜欢,也就没把他当成小孩子,让他坐下,仔细问话,“你这么小,怎么一个人在外?”

王中孚拱手,“好教老相公得知,草民是咸阳人,自幼读书学武,一年多之前,去登州求学,未及返回,便遇到了兵戈之乱,一直迁延至今。害怕家中担忧,故此不避兵祸,返回家乡。可行至青州一带,听闻老相公领兵北伐,心生仰慕,特来拜见。”

宗泽听年轻人说完,便笑道:“少年人读书游学,增长见闻,的确是好事情。不过军前危险,你年纪又小,还是赶快回家吧!好好读书,等过些时日,再为国效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