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峥嵘岁月 第180章:采药(3/3)

古怪吗?”

刀叔:“倒没什么古怪,也确实有世上罕见的灵药生长,在巴室国诸修士中几乎无人不知。”

小苗也说道:“跟我来吧,我带你过去看看,让你开开眼界。……但那边是巴室国的禁地,只能在对面山崖上远观。”

宝玉与同样好奇的小天,跟着他们走下山梁又登上高坡,在山腰上拐了一个弯,便望见不远处高崖上站着一群人,形色各异竟好像都是修士,皆站在那里向前方远眺。

刀叔叹道:“这彭山之中,最近来了不少人啊,全是来采药的。”

小苗也叹道:“希望他们能找到合适的灵药,人多了,机会总是更大一些。”

刀叔却摇头道:“指望临时在山野中寻找,还不如指望各宗门求助。……小苗,你就不应该亲自来凑这个热闹。”

小苗:“坐等他人送灵药上门,也没我什么事。我总觉得自己也应该做点什么,否则白白拥有了这一身修为。”

小苗就是采灵药的,居然希望山中其他人也能采到灵药,这话让宝玉多少感觉有些奇怪又有些意外,但他也来不及细问,说话间几人已经走上了高崖。这里已足足聚集了二十多人,大家纷纷投来好奇、试探、警惕或友善的目光。

此地名叫彭山,是国都以西很大的一片山野,峰峦叠嶂连绵起伏,山势余脉与国都以北的丈人山、国都以南的眉山相连。它们虽不如传说中的巴原九丘那么神秘飘渺,但在普通民众心目中也相当于一座座“仙山”了,自古相传山中有仙人居住。

有没有仙人不清楚,但山中确实有不少修士,还有修士们所建立的修炼传承宗门。这些宗门大多是五百年前巴原立国后才出现的,但也有个别宗门渊源更为古老。

巴原上大派传承宗门当然首推赤望丘、孟盈丘与武夫丘,而其他大大小小的宗门还有很多,遍布巴原各地,因为走到哪里几乎都能看见修士,只是人数或多或少、修为或低或高而已。其中有很多其实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传承宗门,甚至尚没有完整的修炼传承体系。

有的人有了一身不俗的修为,在山中寻一灵秀清幽之地开辟洞府修炼,有闲心时再寻几名弟子、教他们修炼自己所习或所悟的秘法,于山中建一座院落、几处房舍而已,可普通人也会觉得很他们神秘。

这样的道场有的可能在岁月中渐渐消失,就与深山中那些曾出现过的妖族一样,因为当初的修士已不在;而有的可能渐渐发现壮大,甚至出现了六境以上乃至修为更高超的修士,在登天之径上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留下了完整修炼体系以及相应的独门秘法神通,从而形成了宗门传承。

有时尽管祖师已不在了,但后人仍聚集在一起修炼,有人掌管日常各种事务,形成了一派宗门。还有些志趣相投的散修,彼此交流印证所修所悟,共同寻找与指点传人,聚在一起修炼与生活,久而久之也会形成某种意义上的一派宗门。

这样的宗门未必是在深山中。也可能出现在村寨与城廓中,但修士们的习惯或者说修炼的需要,往往都会在山野清幽处建造修炼道场,有时只是可能很小的一片地方、区区几名修士,对常人而言却无路可寻。

在巴室国国都周围的山野中,这样的宗门分布最多,如果不论大小都算上。至少也有好几十家,出身其中的修士有不少也在国中任职,或拥有共工乃至国工的身份。这些修士平日里也常在一起聚会交流,印证修炼心得、交换所需之物,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圈子。

而在这彭山深处,有一片生机灵气特别的充盈的山谷。其向阳的高坡上生长着一片世上罕见的灵药——九株龙血宝树。

这片龙血宝树是五百年前巴国的开国之君亲手所植,并悉心培育成功,原先共有十三株。其出产的龙树血脂也成了巴国宗室的宝物,经常用来赐予国中各宗门修士。巴国是附属太昊天帝的一支部族后人所建立,其族长也就是开国之君,当年亦有六境修为且修炼菁华诀大成。

传国三百年后巴原内乱,这片龙血宝树一度也成了无主之物。被附近一带的各宗门争夺,有的宗门还企图在这座山谷中建立道场,但占据的时间都不上。龙血宝树先后易主多次,树身上亦因各派修士强取灵药被割得伤痕累累。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