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田健二(2/3)

李静雅突然站了起来,指着天边兴奋的蹦跳着。

江北顺着她手的方向看过去,那是一片被夕阳染红的云彩和一片“血色”的海洋。

傍晚来临了,日头要落了。

原本平平无奇的鹅卵石地,就这么突然之间,与海面、天边、夕阳组成一幅非常梦幻的景象。

黄昏的阳光,将一切渲染成了金黄与金红两色,鹅卵石地附近的草木在视野里成了黑色的剪影,再看不清细节。

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江北心知肚明,其实每个人都心知肚明。

天会变得黑暗。

李静雅的努力没有百分,江北的灵感在这一刻终于再次迸发,他在这一刻想通了李静妍要表达的想法。

江北忙不迭的跑回车里取下了相机,然后在同一个角度,拍了一组十五张图片,形成了一套日落图。

李静妍在一旁看着他的忙碌,眼里既有欣慰,也有一丝释然。

自己珍藏了十几年的鹅卵石地和这一片天,都给他了。

不枉自己的一次表白,她从没真正动过情,只这一次便已足够。

日落、余晖、死亡……黑暗。

就是她给江北的终极灵感,看似很简单的感觉,但能用摄影图片表达出来,并不容易。

江北做到了。

————

釜山国际风光摄影大赛开始了,江北和李静妍在最后时间把作品交了上去。

然后便坐在最后排的位置开始通过大屏幕欣赏其他参赛选手的作品。

这些人里没有普通人,都是摄影界的大咖。

各大社交网站的御用封图摄影师、顶尖杂志的特约摄影人、某明星的摄影男朋友……

除了江北外,华夏人中还有个叫魏大琦的摄影师也在参赛者行列。

他在国内的名气一般,主攻国际各类比赛,所以外国人对他显然更熟悉。

大幕上播放着他的作品,名叫《山川秀美》。

和三亚那次比赛不同,此次摄影大赛,参赛者需要登台为所有人讲解自己的作品。

江北也是提交作品时才知道这个赛制,有些措手不及。

让他在背后写文案绝对没问题,但是在大庭广众下登台演讲,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儿发虚。

他上大学时就听说过对这种现象的定义,叫什么演讲恐惧症。

“怎么感觉,你有点儿紧张呢?”李静妍用手臂碰了碰江北,小声问道。

“肯定紧张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给自己的作品做理解……”

江北说完,见李静妍有些发蒙,又道:“理解,就是……怎么跟你解释呢,就是华夏学生时代的一种考试模式……”

李静妍没经历过华夏国内的学校毒打,无论如何也不能感同身受。

江北也没有为难她:“好了,看他怎么说吧。”

话落,两人再次把注意力放回在了台上的那人身上。

根据魏大琦自己奖励,多年来,他游历了三山五岳,每每身在其中,仿佛一切都是那么安静超然。

去年夏秋之际他连续登上了华山、武当山之巅。

享受着山顶夜晚的寂静、华山东峰日出的壮观。

随着晨辉的魔变,长焦、广角、延时摄影,过足了拍摄之瘾,同时也拍出了此次的参赛作品。

除了普通相机外,他还利用了无人机的升降俯仰、自由之视角。

以夏秋之交,气温起伏晨辉祥云之魔变,较好地表现了华夏道教圣地的神秘与恢宏。

冈峦起伏、雾岚层叠的仙山琼阁以及武当道教建筑神奇玄妙、幽静典雅、淳朴节俭的传统风格被他很好的表达了出来。

待他讲完,江北小声道:“如果将表现道教建筑的图片拍摄距离再拉远,光影表现再含蓄一点,可能风格会更加统一,仙气也更足。”

李静妍很是得意的给他竖了个大拇指,仿佛这段一阵见血的点评并非江北所说,而是出自她口。

丹尼尔是紧挨着魏大琦登场的摄影师,和干瘦的华夏摄影师不同,丹尼尔长的很健壮。

如果用第一感觉判断职业,估计所有人都会认为他是一个很出色的健身教练,而不是一个摄影师。

比起他的身材,摄影师这个职业显得那么温柔,而他拍摄的作品显然把这种反差进行到底了。

他的作品名叫《花海寻蜂》,内涵十三张图片。

取材于波兰的一片花海之中,主角却并非那些花,而是花丛中十分不易察觉的一只蜜蜂。

这幅作品如果从整体上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在丹尼尔讲出,十三张图片的“主演”是同一只蜜蜂时,所有人才开始对他刮目相看。

这可不仅仅是摄影技巧的问题了,更涉及的是耐心。

看着简单的十三张图片,很可能就是他拍了十天半个月的成果,也许更久。

“什么都好,就是有点跑题……”江北继续一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