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留香荀令(2/3)

立誓咒自己。

不过到了现在这个地步,皇帝是不是赵空所杀已经不再是重点,荀彧叹息了一声问道:

“陈败真值得我们荀氏举族投靠吗?”

之前荀氏一分为二,一半族人迁往河北和海外,投靠了赵空这一边。

另一半族中精英,明面上留在颍川守护祖业,实则却在暗中支持荀彧。

如果现在荀彧都投入赵空的麾下,那就等同于整个荀氏都选择了赵空。

作为天下前四的超级世家,荀氏完全有矜持的资本,更有多方下注的实力,即便再怎么看好赵空,举族投靠都有些莽撞了。

荀湛笑了笑说道:“文若,你没去河北真正看过,根本没法想象现在河北的强大。”

“主公今年甚至取消了治下所有的农税,禁止民间的粮食交易,转为各地衙门统收统销。”

“再通过地方上的‘国企’,制造出大量工业产品卖给老百姓,使得如今的河北繁盛至极。”

荀湛跟着赵空的时间相当长了,说话时经常带出一些赵空口语中的词汇。

荀彧虽然没听过这些词,但以他的智慧,完全能猜测的七七八八。

“要是按照这种方法,你们真有这么多的货物卖给百姓?”

不愧是这个时代的内政达人,荀彧很快就抓住了赵空政策中的最大问题。

荀湛点了点头说道:“其实主公不仅仅是阴阳家的传人,同样是墨家和法家之大成者。”

“主公制造出了一种织布机器,取名为飞梭织布机,将纺织的效率足足提高了二十多倍!”

“若非现在纺纱不够,恐怕河北千万百姓,人人皆有新衣可穿。”

“河北钢铁之多文若你也知道,现在主公拿下草原之后,又在新设的包头县发现巨型铁矿。”

“为了在草原上安置大量百姓,主公在包头县设立了第二个钢铁厂,招募了大量工人。”

“如今河北的钢铁多到用不完,只能大量制造钢筋建设楼房,然后将这些精致的楼房卖给百姓……”

听荀湛滔滔不绝的讲述着赵空的治国之道,荀彧是越来越惊讶,问题也越来越多。

两人一直聊到下半夜,荀湛才真诚的说道:

“文若,主公的发展眼光和内政能力,绝对是超越萧何丞相的存在。”

“从他率军前往台岛,到现在也不过九年多,拿下河北更不到两年时间。”

“在主公提出的宏观调控,以及大量‘国企’的带领下,河北简直是一天一个样,原本被逼迫拿田地换股份的世家,也都赚的盆满钵满。”

“愚兄敢说,只要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单凭河北四州和海外诸岛的产出,哪怕养整个中原五千万人都没有压力。”

自从拿下河北之后,赵空便打算走俾斯麦时代的王朝社会主义道路,又融合了一些斯大林经济的特点。

不到两年就在河北四州搞出两百多家国企,又将每家国企的三成股份,强迫卖给当地世家。

这种前所未有的经济模式,很多人不能理解。

但田丰等人考虑到有台岛和南韩的粮食,东瀛运回的大量铜钱,即便搞砸了也赔得起,所以才老老实实的执行赵空的政策。

不过自从今年年初开始,大量“国企”创造出的财富,简直如同滚雪球一般,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

原本对赵空明面上服从,暗地里抵制的河北世家,这波更是吃得满嘴流油,再加上海外封地的诱惑,几乎都化为赵空最坚定的支持者。

即便传出他轰杀皇帝和百官的消息,这些受益颇深的世家,也都全力协助控制民间的舆论,使得河北四州民间没闹出任何风波。

除了这些河北世家之外,包括刚拿下没多久的草原各部,也都被卷进了大经济体系。

赵空通过国企,用铜钱大量收购牛羊马,乃至在鲜卑人看来毫无价值的羊毛。

同时允许治下的鲜卑人,用铜钱购买包括粮食、食盐、铁器在内的所有物品。

不知不觉间让这些草原蛮子,抛弃了以往以物易物的习惯,开始接受了金钱的概念。

在赵空或明或暗的引导下,最近这几个月,诸多尝到中原富庶生活的部落首领,已经开始放弃以往的生活习惯。

相对成长缓慢的牛马,羊毛的实际产值明显更高。

各部首领为了能收获更多的羊毛,大量骑马射箭的战士,全部被逼着去放羊了。

虽然他们本来就是牧民,但以往起码还会抽时间磨练武技,现在成天都困在羊身上,琢磨怎么才能产出更多羊毛。

再加上赵空以大首领的身份,亲自前往各部落,要求羊毛的收益,部落首领必须让出一半给牧民。

这使得他不但获得大量牧民的拥戴,更将治下鲜卑人的心思,全部转到了羊身上。

随着各部落疯狂圈地养羊,另类的“羊吃人”现象,硬是提前一千多年,出现在了东方大草原之上。

大量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