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续)(2/2)

而对已这一幕,端坐在另一端的菖蒲儿仿若未觉,依旧全神贯注在审定呈送上来关于这次全运会的诗文和稿件,当然了都是有所倾向性的,代表某种政治正确的作品。那种拿着太平军提供的薪俸,一边却是皮里秋阳的只会说牢骚话,或是籍着作品来明粉实黑,却没有任何实质建树的,正好籍着这个机会被剔除出来。

因此,这也是她如今牵头进行的一个主要工作之一。因为太平军和大都督府上下普遍性的相对学识水平起点较低,更擅长的事务性工作和技术门类,而不是这些需要足够脱产的时间,才能积淀下来的文艺底蕴和考证辨识能力。

所以,菖蒲儿也得以受命从那些特殊身份的女性当中,挑选出一批具有足够的文辞功底又善于考据经典的人手来,组成若干个个不公开的专门审核小组,以女子特有的细腻和敏感来交叉审定其中可能存在的不严谨,或是心怀怨怼的刻意而为,还是干脆就是恶意使坏的部分。

当然了,为了避免其中的谬误和偏差概率,各个小组之间是互不知情和单线回报的;经手的内容也是打乱后随机抽取的。也只有在同一件文稿上至少有两个以上小组达成的共识,才会作为问题稿件给单列出来。将其三六九等的分类归总之后,再转送到宣教总监罗隐那里去进行溯源。

自然了,太平军虽然不至于像晚唐朝廷那般对异见者采取一刀切,或是不分青红皂白的肉体惩罚或是消灭手段。但是也断不会让这些体制内另一种性质的蛀虫再浪费资源下去了。通常情况下被发现有所卯端的,都会调离关键性岗位并被列入考核迁转的另册。

而期间依旧间情迹明显的,才会被变相发配到基层去接受劳动人民的监视改造。至于事后直接清除出队伍或是简单的赶回家了事是不要想了。如果是在此期间不思悔改之人,那艰苦危险的边疆地区,自然有得是让他们大把挥霍余热和生命的地方。

——我是分割线——

而在北方关中的长安城北苑,随着第一批购置的火器送达和配发下去,而再度变得有些喧嚣和热闹起来了。历经了许多磨难河边骨之后,侥幸得以劫后余生的赵子日赫然也是其中一员。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