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高丽朝臣的‘谋划’(2/3)

可是与之相对的,则是外面用来抵挡的兵丁,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多了起来。

大殿之内青烟飘动,火花渐渐燃起,一阵剧烈的咳嗽声响起的同时,大殿之中的景物也开始变得模糊不清起来。

而那不断晃动的殿门,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开始渐渐停了下来。

景福宫之外。

魏国公徐俌看着面前的景象,神情冷峻,面上没有丝毫的变化,整个景福宫大殿,开始在魏国公的眼前,熊熊燃烧起来。

魏国公徐俌看着这不像有人能逃出的局面,冷声对着孙文斌说道。

“告知所有见证此事的兵丁,期间详情若有人敢外泄,直接处以诛九族之罪,当然,如果外人问起,也不必三缄其口,就说高丽一众君臣假借投降之名,引本公入景福宫大殿议事,阴谋纵火谋杀本公,此举被本公察觉并逃出生天,但高丽一众君臣见事不可为,选择以死殉国,尽皆亡于大殿之中!”

魏国公徐俌冷冽的话语声,在大殿门口飘荡,无数听到魏国公话语的兵丁将官,尽皆胆战心惊,不敢露出分毫异样的神情,

魏国公这般对付这些高丽君臣,也是无奈之举,要不然该如何处置他们。

带回大明?

让其破坏大明声誉?

还是说将其如当初的燕山君一般,留弃于孤岛之上,任其自生自灭?

魏国公对于这两种办法感觉都不甚满意,再加上离京之时也无旨意同来的缘故。

所以思虑了许久的魏国公,还是决定采用眼前这般手段,要知道还有什么是比身死道消,更能让人省心的呢。

而且魏国公此举也算是成全了高丽的满朝君臣,这般慷慨赴义的死去,总好过投降受俘,留下一世骂名要强。

景福宫因为也是由木料榫卯建成,再加上殿中诸多易燃之物,大火一起,就开始变的无法控制起来,滔天的火焰,逼得魏国公等人不断后撤的同时,看着开始越发不受控制的火势,魏国公干脆招呼众人开始灭起火来。

而就当魏国公徐俌指挥一众辽东都司兵马奋力扑灭景福宫火情的时候。

原本围在王城四周等待强攻命令的高丽投诚兵马,在看到王城之中冒起的股股浓烟,感觉事情有些不对劲的众人,纷纷差人前去王城宫门处请令。

可是等到了宫门处方才得知,魏国公等人已经攻入王城,见到这般情形的众人,干脆不再犹豫,留下足够的兵丁守护外围,以免有王城之人翻墙逃离后,一众投诚的都护府使就开始带着精干之辈,进入王城之中搜索清剿起来。

一路的清剿,众人并未在王城之中发现那些宫中护卫的身影,就当众人一脸担心,害怕这些宫中卫队全部都朝着国公等人攻去的时候,股股浓烟,开始在王城的上空飘荡起来。

见到这一幕的众人,稍稍斟酌过后,纷纷朝着浓烟冒起的地方寻去,没消片刻,众人就顺着青烟的指引,到达了景福宫的面前。

此刻的景福宫,熊熊的大火正在燃烧,之前巍峨壮丽的景福宫,如今仿若一个巨大的篝火一般,漫天的火蛇,正在不断朝着四周席卷着。

而一众辽东都司的兵马,则是就地取材,正在从各处寻找水源灭火,随后赶来的一众都护府使,见状虽然不明所以,但是也快速加入到了救火的队伍当中。

可是这般烈火,已非人力可以抗衡,纵使灭火的队伍不断壮大,但是在这般火势面前,也根本没有丝毫作用,众人这般忙碌的唯一作用,估计也就是能保证这景福宫的火势,不会蔓延到其他宫殿上而已。

大火熊熊燃烧!

之前发生的种种,众人也在救火的过程中,从他人口中一一获知,听闻到晋城大君和满朝文武假意投降,如今尽皆身处在这景福宫中之后,一众高丽投诚将领的心中顿时五味杂陈。

魏国公站于景福宫之前,看着滔天的大火,满面冷峻,在旁稍稍站立片刻的他,并未因为眼前的大火,就忘记了自己的任务所在。

一面派出戚景通,命其率领兵马,继续清剿南方诸道,另一面派出孙文斌,令他率人查抄高丽君臣的府邸,以获财资。

至于那些投诚的都护府使,魏国公也并未让他们闲着,如今汉城虽然攻破,但是仍有零散朝廷兵马,或隐藏在汉城之中,或者游荡在汉城周边。

所以魏国公干脆下令,一边让这些都护府使清理汉城之战中的满地死尸,一边让他们分出兵力,前去清剿那些零星兵马。

至于面前这还熊熊燃烧的景福宫,魏国公见到这火已无熄灭的可能后,留下一支辽东都司千户所在此,叮嘱他们控制火势切勿任其蔓延之后,就率兵走出了王城。

汉城之中。

青烟袅袅。

死寂的大街之上,无数尸骸以各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