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彷徨与别扭(2/3)

梁腾和吴瑕对“地下室”内所藏的宝物,产生了好奇心,有了更高的期待。甚至不惜“以身犯险”的潜入到那“地下室”之中,要亲自去探测其中的玄机。

结果在这里面,没再发现比那些“四合院”周边面积惊人的“赠予契约”更价钱的东东了。但是也有了一个特殊的收获。那就是,那里面居然有这“四合院”上上代主人的小儿子留下来的一部手抄本《自传》。

如果仅仅是别人家的不相干的普通自传,那倒也罢。

但这份《自传》的“口述者”身份有点特殊。他便是当年“钟家兄弟”请来“调查”父亲钟任和“程卿”关系的那名“专业侦探”。

专业侦探对于普通人家的感情纠葛,比如普通人钟任和程卿的“恩怨情仇”,他实在也没有太大的兴趣。在侦探的《自传》中,对此事件“着墨不多”。

而令侦探最感兴趣的,却是钟任和程卿的亲生女儿送的人家,居然后来能一跃而成为国内民营企业的首富啊。

这点才是侦探最感兴趣的事儿,对此,他就在《自传》中用了不少笔墨,把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都细述了一通。

只要看到这样一部《自传》(其实篇幅也就几万字而已,一点不算多),想不知道《自传》中最有“八卦价值”的那部分涉及到吴震霆家的大秘密的内容,怎么可能呢?

那等于间接记录了吴瑕的真实身世。

换成其它进入“地下室”的探秘者,见到那数万字的密密麻麻写满字的手抄本,未必有兴趣去。

但梁腾和吴瑕本来就对文字之类的记载,具有相当高的“敏.感度”,更何况之前还在这“地下室”内发现了大量的地块的“赠予契约”,还有“周教练”的祖传药方几十个之多,早就对这“地下室”藏宝者的身份,有着高度的好奇心。

看到类似于“文字记载”的东东,两位主人公的注意力,当然毫无意外就被它吸引了去。

哪怕以“一目十行”的速度,也要大概浏览它一遍。

不看还好,这一看,顿时看出了大大的问题来了。

梁腾和吴瑕做梦也想不到——那“手抄本”里竟然有着大量关于吴瑕的文字。而且这部分的记载文字,还是整个“手抄本”内最“八卦”的内容,从外人的视角,称它为“最核心内容”也不为过。

那些“八卦”的内容,一下子把原本兴致盎然的梁腾和吴瑕看傻了眼。

梁腾都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好了。

主要是受吴瑕情绪的影响。如果真正的当事人浑不在意的话,梁腾顶多也就等于看到一则周边人的“大八卦”而已,他本身能有什么大的情绪波动呢?

但瞅瞅身旁的吴瑕,在看那“手抄本”的过程中,包括看完以后,一张俏脸早已“晴转多云”了,到最后简直就是“乌云密布”的。一向爱笑的脸蛋,严肃起来,也带着一种令人颇不自在的“威严”——俨然一种上位者心情不好时的严肃及威严。

但梁腾跟她什么关系啊,不可能受到“震慑”,反而更多的是平添了对她的一种担忧。

梁腾犹豫了片刻,才对吴瑕憋出那么一句:“这手抄本的记载未必有很高的可信度,那么‘玄乎’的东西。感觉就只会出现在一剧情雷同的‘九流狗.血.生活剧’中……”

这本来是要安慰一下吴瑕。但此刻心情糟糕透了的吴瑕,相应的也变得有点“敏.感”,担忧别人(主要就是梁腾这个“别人”)轻蔑她的出身。

诚然,那“手抄本”上记载的“八卦”,还需要再去查证一番,是否属实?!但按照正常人的思维逻辑,应该不会是“造假”的内容,或者说,它的可信度还是挺高的,大概率不会是假。

毕竟,要知道这“手抄本”就是留在了“地下室”内“秘不示人”的“自嗨”的东东。既然不打算公诸于世,它大概率也没有了“造假”的必要了呀。

一般这种不传世的“自传”的内容,一般都会是最真实的。就宛如一些爱记日记之人,他不可能在记“日记”的时候,还每天不厌其烦的“造假”吧?除非是名人,知道自己的“日记”终归有发表的一天,能让大众见到的一天。

从某种思维定势来主观判断,梁腾和吴瑕其实已经大致判定那“手抄本”记载的关于吴瑕的身世内容,不会假。

再说了,对于这样的记载内容,想要去验证它的“真实信”,其实并不难。

传统的方法,就是像“钟家兄弟”当年采取的招数,找专业的侦探去调查整个涉及到的人物当年的生活轨迹。看看有没有高度重合?或者在过程中,还能找到新的证据来证明。

另外,还有一个最直接有效的“验明真伪”的招数,就是直接去问当事人。吴震霆对于他当年有没有收养吴瑕当作亲生女儿,难道他会健忘到记不得吗?

如果怕问询此事刺.激到吴震霆,还可以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拿他的一络头发之类,跟吴瑕的,去做个“亲子鉴定”……

总之,以前是从来没想过自己会不会是父亲的亲生女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