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老骥伏枥(2/3)

“保姆”以后,带孩子才轻松了不少。但家庭开支越发大了。

等到3个小孩陆续上了“幼儿园”以后,“周教练”两公婆感觉更是头大。

以前“周教练”养两个大女儿时,幼儿园的收费还没那么高得吓人。如今的“幼儿园”收费,可是一点都不低于大学阶段教育。

以前“周教练”和前妻的两个女儿,读幼儿园,一个学期下来,各种教育保育费,合计每学期也就不到百元。现在倒好,幼儿园每个学期的收费,就高达上万块。

这几十年间,翻了上百倍不止啊。

不错!“周教练”是有1万多每月的固定退休金收入,但在每月的“固定支出”暴增情况下,他虽然没有直接的沦为“月光族”,但也逐渐向这一“族”接近了。

这对“老夫少妻”孩子一多,就明显感觉到生活的压力在逐渐增大。

就连一直不工作的“后妻”,也有许多次跟“周教练”探讨起要出去找工作,增加一些家庭收入的可行性?!

“周教练”却觉得,如今3个孩子年纪还那么小,怎么也离不开妈妈啊。就算要到外头去找工作,增加一些收入,也应该由他来尝试去找工作赚钱。

“后妻”却担忧:他年纪大了,能有什么活儿适合他做?!勉强做一些不适合的工作,连累身体出了毛病,那就得不偿失!另外,就算他身体还硬朗,再做个五年八年不成问题,但又有什么用人单位会请他这样“高龄”的人士做工呢?人家也担忧他会出事啊……

“周教练”却说,这个不必担忧。在老家他毕竟还是有点“人脉”的。比如像某某民办初中的校长,就是他认识了数十载的老朋友了……就算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当不了专职的老师,也可以在校长老友的学校中,做个“门卫”什么的总可以吧?!

在“周教练”印象中,这些学校比较青睐于招一年年纪大的人,来做“门卫”。年轻人耐不住这种枯燥乏味工作的。

妻子也是个很精明之人,知道他这样说,其实是有点在安慰她的意思在。如果真跟民办学校的校长关系很铁,“周教练”想到对方那儿“谋职”,不至于想到只有“门守”一职可供安置他。

估计“周教练”跟对方认识是真的。但交情也说不上有多么的深厚吧。

另外,妻子老家的一个叔叔,就做过好几年某所公办的城区初中的“门卫”。那公办初中的门卫,一开始“招人”时,听说她叔叔才40多岁不到50岁,还有些不情愿“招他”。言里言外,就是他这个年纪“太年轻”,估计做不了多久。毕竟对方学校的“门卫”工作,收入也不高。

但妻子她叔叔从农村跑到城市里,也不年轻了,又能找到啥好工作呢?最终还是“应聘”了那份公办初中的“门卫”。

妻子跟她这位叔叔关系很好,所以非常了解这些学校“门卫”的薪酬,真心低得可怜。

只有1450块每月的工资。

唯一还稍微可以得到安慰的,则是这公办学校会替你购买“社保”。一般个人购买“社保”的话(当然是买最低档的了),也要每月花费400多500块。

等于公办学校开的“门卫”工资,在每月1800块左右。只不过,公办学校有规定,必须替职工购买“社保”的。学校不肯额外出这样的一笔钱,当然就是从“参保职工”的工资里扣钱喽。因此缴完“社保”以后,就显得那实际到手的工资,少得可怜。

如此之低的实际收入,自然也只有招一些年纪较大的求职者,才能做得比较长久。

所以说,“周教练”尽管怕妻子担忧他,没有细说做“门卫”收入低,但妻子恰好有一位“叔叔”就做了多年的公办初中的“门卫”,哪里不清楚这一行的收入情况?!

想着丈夫为了她和孩子,连那么低收入的工作,都硬着头皮也要做了,妻子生平头一回,有些暗暗后悔坚持要生那么多的孩子了。

“周教练”为了家里老婆孩子可以确保更高一些的生活品质,最终还是拉下了面子,去找民营初中的校长朋友,谋得一份“门卫”工作。

别小觑这一层朋友关系,如果没有这关系,其它的学校,哪怕就是小学或者幼儿园,也大概率不会请一位年过70的老头儿来做“门卫”了。

一般而言,学校因为开不出高薪,就算请“门卫”,往往也是青睐于55岁到65岁之间的老头。过了70岁以后,在学校方面看来,也是不太情愿请他们的。感觉风险有点大。

但“周教练”既然跟那所民营初中的校长是朋友,年龄自然就不成问题了。

但朋友归朋友,对方既然是民办学校,也是要追求利润的。向来最是讲究一个“成本核算”。校长认识“周教练”不假,但也不会因此特别的优待他,给他加薪什么的。一切就按照以往的“既定规矩”来行事。

比方说吧,这民办初中开出的“门卫”月薪,也只有1500块每月,“社保费”方面,学校也按照规定替职工购买最低的那一档。

“周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