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惊人的账户余额(3/4)

梁老师心里有点不情愿,但又不敢为这事勉强儿子。

毕竟儿子如今有大成就,也没靠过所谓的“风水”或者“命理”之说,不摆酒,不见得就有什么“运势”方面的影响。

何况老家即将要盖的一栋别墅,那才是儿子孝敬父母的。到时别墅进人之时,梁老师两口子想怎样的摆酒,那都随他俩的意。现在这“大复式”是儿子买来自住的,所以由儿子作主。不打算摆酒了。

梁老师不知道,如今他的儿子,可是一口气购买过一百多宗“不动产”的主儿。

如果按照梁老师老一辈的思维逻辑,每购买入住一套新居,就要摆一次酒。那么梁腾上百套房,岂不是要摆一百多回酒席啊?

一年摆几次,都足够他十多年下来,每个月都要摆酒了。

这种情况,肯定要把他熟识的亲朋都请怕了。是对方怕了他啊——毕竟来喝喜酒也是要封红包的。

还好,除了20亩地之外,其余都抵押给了农行了,贷了3个亿出来。136宗“不动产”随农行处置了。梁腾他老爸梁老师,也不必心心念念想着要不要摆一百多次的进人酒宴。

另外,吴瑕无意中提及,过两天她也准备搬到这“鼎盛名苑”的顶层大复式来住了。到时候梁老师夫妻想要来这儿住,她有空也可以帮他们搬行李。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啊。

梁老师听到一个生平仅见的大美人儿,居然无意中透.漏了要和他儿子住到一块儿的信息。

这信息量有点大啊——或者准确说,是梁老师“脑补”的东西有点多啊。

呃,看向吴瑕的眼神,就带了一种看儿子女友的那种“慈祥”味道了。

难道儿子跟这位疑似女朋友的大美女,或许有了什么“情”什么“爱”的结晶了,所以需要一个属于他俩的小天地了?所以连搬新居要摆“进人酒”这种理所当然的事儿,他俩也“能免则免”。

梁老师原本还打算自掏腰包,在酒店摆个几十桌,好好请亲朋来贺一贺儿子的新居进人。

在酒店摆酒虽然成本颇高,但收红包可以补回一半以上的花费,剩下一半的酒席钱才是梁老师真正的支出。这些仍在他承受范围之内。

但“意外地发现”了梁腾和吴瑕的“秘密”之后,梁老师打消了在酒店摆酒的念头了。

这一边梁老师夫妻和吴瑕、燕千羽二女,相处融洽。

那一边,梁腾和刘校长、李副校长两位,也就出售旧校址地块的正式协议文本,逐句审核完毕,达成了一致。

随后签署了协议。

刘校长现在还没有调离“李屋村小学”,可以在协议上盖上由他保管的公.章。

签订了旧校址出售价为260万的协议之后,梁腾便按照合同约定的,将五成协议购地款,打入了两位校长指定的学校公家账户之中。

因为那个账户是公家名义开设的,也就没有跟学校谁的私人手机绑定;没绑定,当然不可能有“短信提醒”账户金额的变动。

梁腾打了130万到学校公用账户,只能给刘校长看一看他的手机“转账成功”的银行短信。

刘校长和李校长当然信得过梁腾。不可能在这种事儿上作伪的。

毕竟明天就可以叫学校的出纳,去银行查一下账。

果真账目不对,之后还要进行的“过户手续”完成可以及时中止。

到时候,就是梁腾拿不到“旧校址地块”,学校方面,一点儿损失都没有。

但放心归放心,刘校长和李校长都是属于谨慎惯了的性格。既然梁腾大方的给他们看“农行”的转账短信,这两位当然习惯性的瞄了一眼那银行短信。

不看还好,瞄一眼那“转账成功”的“130万”的金额也罢了。

但这两位都不约而同的眼睛不老实啊,竟然偷偷瞄了一眼人家“梁老板”信息中提示的“账户余额”。

梁腾的农行账户内,可是足足存了3亿零130万啊。

那130万的零头儿,是梁腾昨晚上想着要预支一半的购地款给学校,专门从自己的“工商行账户”,那个有着两百多万余额的“账户”中,转过来的。

目的就为了保证3个亿的完整性。说不定去“开放之都”投资大项目时,3个亿都得押上,不能乱动。

而梁腾原本出售歌曲赚了1800万。转了1500万给梁群鑫和倪青梅之后,又还了二十几个债权人近30万的借款。

还用那“工行账户”刷了这两套“大复式”的预交款项。

那个账户,梁腾还剩余200多万,勉强够缴纳购买旧校址地块。

但梁腾不敢用“工行账户”来“转账”给学校。

一来,学校的账户是在“农行”开设的。用自己农行这账户转钱过去,手续费可以低很多。

二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梁腾从“系统”那儿争取来的500万临时额度,如果真要动用之时,走的便是梁腾那个200多万余额的工商行的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