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梁董事长的决定(2/4)

房。”

“当然可以。完全没问题。”

“置业顾问”赶紧去取来了平板电脑,打开。

过来就给顾客看,实景拍摄的复式楼层的视频。

综合比较了一通,吴瑕和梁腾挑选出3号楼的一套南北通透的顶层复式。

打算去实地看一看。

这第3栋楼,不是正朝向大街的楼栋。

这是吴瑕和梁腾刻意的选择,可以避免直接面对大街的种种车流的嗓音搔扰。

第3栋楼,跟前面的1栋和2栋楼是不对齐的。这一错开,既不挨临大街,但眼前也没有“障碍物”阻挡视线,可以远眺繁华的街景。

梁腾和吴瑕都属于经验丰富人士。很快就选出了3栋作为最佳的楼栋。然后再挑选3栋的最佳顶层复式,顿时容易选择多了。

“置业顾问”召来了专用的敞篷看房车。

驾车前去3号楼途中,“置业顾问”仍不忘一个劲的推销这套顶层复式的好。

反正在她嘴里,自己公司的哪一套房都是好的。

只要能推销出去就好。

梁腾和吴瑕随意应付着她,不给一句确切的答复。都没看到房,也没跟“鼎盛名苑”的房子作对比,当然不好那么快下决定。

上了电梯,“置业顾问”的一张嘴也没闲着。

一直在啧啧的称赞着这栋楼有三部电梯,统统都是一梯两户的设计,可以确保电梯到达每个楼层时,最多只走两户人家。

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各个入住的尊贵客人,都拥有了很强的私.密性。

这一点,吴瑕虽然不动声色,但心里也承认算是个不错的“卖点”。

毕竟在一些大城市的楼盘里,只有售价高昂的顶级楼盘,才会设计“一梯一户”。

像这些普通的楼盘,基本上不可能给你设计“一梯一户”的。所以有“一梯两户”,已经算是最好的选择了。

吴瑕特别问了下。果然,“置业顾问”告诉她,“钻石悦府”并没设计有“一梯一户”的楼盘。就算是“一梯两户”的楼栋,也仅仅是3号楼和9号楼有。其它楼栋也没有这么舒服。

多数楼栋,是“一梯三户”,或“一梯四户”。

毕竟那样的设计,才最符合现在购买者的需求。

“一梯多户”虽然嘈杂些,出行时在电梯的等待时间也久些。但电梯总是需要维护成本的,多业主使用,维护费的收取,由更多人来分担,自然就便宜许多。

一旦使用有年头之后,“一梯多户”的电梯使用成本优势,更为突显。

比如用到了电梯报废了,业主们合资购置一台新电梯,当然也是按照人头去分担购买电梯的钱。

100户人分担,跟30户人分担,那费用自然大不相同。

不过,上述经验,都属于“穷人”的经济学。

对于像梁腾这种已经成功跻身富人阶层的,是不会去为一部电梯考虑那么多的。

他们更多考虑住房的舒适性、便利性、私.密性。

到了顶层4508房。

“置业顾问”用事先准备好的钥匙,打开了防盗门。

梁腾的视线在防盗门上,多停留了数秒。

他在心里暗暗盘算着:这些楼盘的物业,应该不会干涉业主改换“防盗门”吧?!自己住的房子,到时必须换一个信誉最好的、质量最过硬的防盗门。最好有指纹锁、人脸识别系统,以及刷卡三重防护功能的防盗门。

进入大复式内部。

吴瑕和燕千羽对于内部的“空间感”,有点小惊奇。

之前听“置业顾问”介绍,带大伙来实地看的这套“大复式”,面积在283平方米。

这是两层复式合在一块儿的面积。单层仍在140出头。

内地各城市销售的商品房,面积计算的方式,都把“公摊面积”都计算在内。就连个“楼梯”啊,墙体面积啊什么,都算了进去。

所以在吴瑕和燕千羽印象中,283平的复式房子,进去看时也不会感觉有多宽敞。除非是283平的大平层房子,那空间感才得以释放。

然而,进屋看这房子时,感觉似乎比想象中,要阔朗不少。

梁腾一入屋时,也有跟二女类似的感觉。

但他作为重生人士,转念一想,就明白了原因所在:那是因为这大复式是“中空”设计。

虽然中空大厅在普通人眼里浪费空间,但有它存在,确实可以看起来感觉空间变大。

另外,现在的楼盘,已经开始尝试把“赠送面积”作为一种推销的手段了。

所谓的“赠送面积”,那是因为楼盘的外观设计越来越具有个性,为了房子四面可以采光,房子弄了许多凹凸。窗户的位置,则慢慢流行起“飘窗”。

那些凹凸位置,在房子内部经过改造,可以多出一间半间的房子。而飘窗的面积,也可以多出不少。

上述两项多出来的面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