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 奸相(2/3)

三名探花。

秦琅又出面帮他打点,转授长安县尉,这是秦琅曾经出仕的第一个官职。

虽说是义兄弟关系,可实际上秦琅也是他亦师亦友关系,别看裴行俭已经当上了长安县尉了,可今年才二十岁,秦琼将他从河东裴氏老家接到长安时,那时才九岁,秦琅亲自教导他武艺、书法,教授兵法。

他跟罗通、存孝、存义等都是一起长大的。

真正是长兄如父。

裴行俭这个长安县尉也是因文德皇后国丧来洛公干,到了这边自然得来拜见秦琅这个阿兄的。

“又长壮实了啊!”

裴行俭很有几分他父兄的优秀武将基因,但又不失河东裴氏名门士族骨子里的那种气质,二十的他高大俊朗,一进来就向秦琅拜礼。

“阿兄,我今天带了个朋友来拜见。”

“谁啊?”

“现任门下省典仪,叫李义府,很有才气的,他老家河北瀛州,后因其祖父担任蜀中射洪县丞,故随之迁居剑南,出身较为微寒,不入士族,先前在蜀中曾往松州阿爷那里自荐,阿爷征辟入府为幕僚,因其善写文章于是表荐朝廷,入朝铨选后,侯官得了个门下省典仪之职。”

·······

典仪只是个从九品上的小官,主要职责就是朝会的时候,负责在殿上唱名的。

秦琅这个新任的校校侍中,对自己衙门这个下属毫无印象,但听到李义府这个名字后,还是有些惊讶。

李义府,武后时的宰相,跟许敬宗应当算是一对了,并称奸相啊。

他瞧了瞧马周,又看了看马周对面的许敬宗,今天中书省的侍郎和检校侍郎一起来他这邻居这蹭饭,饭后便一起下棋。

“在门外?”

“嗯,阿兄若是不愿见,我去跟他说声。”

秦琅笑了笑,“既然来都来了,那就见见。”

“我去唤他。”

“来者是客,我与你去迎下。”

许敬宗虽然在跟马周下棋,他的棋力比马周要强许多,但却故意保留了一些实力,装作下了个棋逢对手,可实际却还一直竖了支耳朵在听秦琅的话。

李义府,门下省典仪,一个从九品上的小官,而且不是士族,祖父也只任过县丞,父亲更没入仕过,典型的寒门子。可这小子既然能得太保秦琼举荐入朝,现在秦琅还主动出迎,可就不简单了。

难道说,这里面还有什么内情?

莫非这李义府是太保秦琼的心腹,派来京师,所以秦琅才会这么客气?

心里暗暗记下李义府这个名字。

秦琅想着李义府这个名字,但其实也想不起太多李义府的事迹,只知道他跟许敬宗齐名的武则天时代的奸相,但好像他在武则天正式登基前就已经死了,据说因为贬官后忧愤而死,但是武则天一登基,立即追赠他为扬州大都督,可知李义府的被贬,肯定是高宗武氏那时朝中激烈的权力斗争导致的,而李始终是武氏的人。

再想想,好像李义府能以微寒起家,最后权势涛天,关键还是他入朝不久后成了晋王李治的属官,这是最重要的一步,李治在贞观末年意外捡了个太子,于是许多晋王府的人也就跟着鸡犬升天了。

李义府就是那个人,后来他又站在武氏那边,与许敬宗帮着武氏把长孙无忌这帮着元老打倒,干翻关陇派,确实立了许多功的。

从某些角度来说,许敬宗、李义府他们,其实走的路线,跟秦琅没啥区别,秦琅也是靠着拥立从龙之功,再靠着替皇帝清除异己树立权威而一步步上来的。

都是皇帝私人亲从。

当然,也都非常有能力。

据说李义府年轻时,曾经是个非常耿直坦荡之人,而且极有才学,文章尤其写的好。

或许正因此秦琼才会大力举荐一个出身微寒的士子吧,也因此他才能通过吏部铨选授官。

在门外,秦琅头次见到李义府,给他的第一印象,这真是个玉面书生,长的唇红齿白,端正俊秀,哪有半分奸相的感觉,明明就是小生模样,一看就给人好感。

“你好,请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