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龙在天涯(2/2)

一帮人,导演有一帮人,演员内部也有各种来路,所以这帮人心思都比较重。

童建国刚一出现,他们还好奇地张望。

等他们从童建国的穿着、举止隐约看出他是大陆人时,便不约而同表现出不屑。

只有李联杰不时向童建国投来善意。

老弟在香港这些年也不容易,拿着低工资,拍着断手断脚的戏。

1988年年初,在香港辛辛苦苦却赚不到钱的李联杰曾到美国发展一阵子。

但他语言不过关,没多久就铩羽而归。

幸运的是,这部《龙在天涯》找到他,简直就像为他定身打造的。

趁着李联杰休息的时候,童建国让梁家辉把他叫了过来。

“这是童哥,《聊斋》、《济公》都是他投资的。”

“哇!童哥你太厉害了!”

李联杰敬佩不已。

这并不是溢美之词。

童建国前面几部剧在香港都反响平平。

《聊斋》和《济公》却在香港嫌弃悍然大波。

香港这些研制人员们拍了这么多电影、电视剧,还没有哪部能卖到日苯去,并且深受好评。

《济公》让香港电影人惊叹的是游本昌的表演。

游本昌那种一半脸儿笑一半脸儿哭的表演风格影响到香港很多喜剧演员。

尤其周星驰,明显在暗地里偷师。

除了周星驰、李联杰这两位大咖,片场里还有一个熟悉的面孔,那就是李智。

片场里的厂工、灯光师、副导演等不时盯着李智的一对大灯,互相挤眉弄眼。

李联杰也格外殷勤。

稍微休息一会儿,他就到李智跟前大献殷勤。

一方面因为两人都是从大陆来的,受人排挤。

另一方面因为他不知深浅。

李智这样一个86年的选美小姐,88年就能演大片儿,怎么可能没背景?

没一会儿,一个身材高挑的男子前呼后拥地出现在片场,李联杰顿时变得沮丧了。

那高个子是个混血,虽然高鼻梁大眼睛。

可毕竟六七十岁了,头发也半秃了,再帅能帅到哪去?怎么也赶不上李联杰或者谢贤啊。

随着老者的到来,李智也变得趾高气扬了,一对大灯挺的更厉害了。

那些厂工、副导演之类的也不敢直勾勾地盯着李智看了,而是争相到老者跟前献殷勤。

又是搬椅子,又是搬苹果箱的。

连老者的两个保镖都侍候的明明白白。

童建国一眼就认出这是何老板。

不过,也没主动过去打招呼。

港怂们厚此薄彼,梁家辉都看不过去了。

“要不要我过去说一声?”

“不用了。”

何老板跟童建国一样都是场面上的人,彼此都是有气场的。

他坐下的刹那间果然向童建国这边多看几眼。

导演跟他闲聊几句,他又看了几眼,很快就起身了,弓着腰向童建国走来。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