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1/2)

苏苒撇撇嘴道,“那是你见识短,一人一个性子,以前我和你不熟悉,自然会害羞,现在接触的多了,也都这么熟了,哪能还不好意思。”

“你这人就是和人接触的太少,虽然认识的人挺多,但是有所交流的太少,导致你现在是万事精明,识人却不清。”

“你现在这个样子,就应该多与人接触,越是防备,别人越是好奇,你这是典型的缺少经验。你自己想想是不是这样?只有与别人多交流了,才能更准确的了解对方,才能知己知彼。”

慕云笙真的想了想,她觉得这丫头讲的也有几分道理。许是受慕大娘的影响太多,他总觉得,离人群远些,能更好的保护自己,不想也限制了自己,别人不了解自己,同样自己也了解不了别人。

苏苒见慕云笙听了自己几句忽悠之后,连连点头,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便飘飘然起来。她用一只手托着下巴,把头偏向慕云笙调皮的笑道:“怎么样,是不是有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这回大彻大悟了吧?”

慕云笙听见苏苒这样说,噗嗤一声便笑了出来,转过头来时,正对上苏苒那已经笑弯了的眼睛,此时夕阳西下,苏苒坐在她的左边,她转头看过来时正对上夕阳的余光,许是因为有些刺眼,所以她现在的眼睛已经弯成了一条线。

苏苒此时也被慕云笙闪瞎了眼,这家伙笑起来真好看。要知道这平日里不爱笑的人,突然有一天对着你灿烂一笑,这杀伤力可是巨大的。

慕云笙平日里也不是没笑过,但大多数都是嘴角一弯,稍微有点弧度,就表示她是在笑了。可像刚刚那种感觉的却从没有过,苏苒之所以觉得好看,是因为慕云笙刚刚的笑容太过女性化。女性化这三个字,苏苒这几个月在慕云笙身上是从没见过的。

“你以后不要再这样笑了。”苏苒对慕云笙认真的说道。

慕云笙听到这话,又看到苏苒认真的表情,立刻收起了脸上的表情。

“怎么了?”慕云笙没有问苏苒为什么,她知道苏苒不会无缘无故的这样说。

“你笑的,太过灿烂,也太过耀眼,最重要的是,太像一个女孩子。”苏苒诚实的说道。

“好,我下次会注意。”

“不,不会有下次。”慕云笙脸上没有失望或者不高兴,只有坚定,她似乎已经习惯了被人提醒,然后认真改正。

苏苒心里有些发闷,她现在一点也不想说话,只是安静的看着眼前落霞湖的湖水。

大约过了半盏茶的时间,慕云笙的声音再次传了过来“等明年春上,我与阿娘便会启程去京城,秋闱之前要去安顿下来,晚了又怕来不及。等到京城,我会写信告诉你,候府我不一定能进的去,但你一定能出的来。”

“能出的来吗?不是说‘一入候门深似海’吗?”苏苒担忧的说道,她怎么觉得那候府也不一定是个好去处,还不如这乡野间来的自在。

“你这是听书听的多了,据我所知,定国公,也就是你父亲为人精明睿智,除了治军治下严厉些,待人还算温和,不论是在民间,还是在朝堂中,定国公府的风评也一直都很不错。”

“所以我刚才才会说,你是‘飞上枝头做凤凰’,定国公府如今只有两位公子,你去了便是唯一的一位小姐,你这是投了个好胎。”

“虽说当年,你父亲对你们母女不管不问,但这事也不能……”

慕云笙没有继续说下去。

苏苒笑了笑,接着慕云笙的话道:“这事儿也不能全怪他,对不对?我明白。”

苏苒觉得慕云笙的性子真的很好,她不知道慕云笙是如何与别人相处的,但自从那次把话说开后,她对自己的确一直都是以诚相待的,慕云笙以前说过的一句话很对,他们的确很对脾气。

“所以呢?”苏苒问慕云笙,说了这么多,就是替定国公说说好话?

所以,希望你此去能繁花似锦,再见时也能依然如故。

慕云笙没有说出来心里的话,只是对苏苒说道:“以前,我是把你当成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丫头片子看的,现在,说起话来却像是多年好友,明明也不是同龄人,相差好几岁呢,真是奇怪,你说是不是?”

苏苒看见慕云笙的眼里闪过一丝无奈,她想,慕云笙可能是不太懂得这种情感,这只是人与人分别时的一种不舍。她没有与人深交过,也没有过真心的好友,所以还没有与人分别过,也不懂什么叫不舍。

苏苒想,这慕大娘要让女儿走上这条不归路,为何又要把她教的如此不通人情世故,还是慕云笙原本就是这样单纯美好的性子,只是被这身上的负担压迫的不得不隐藏起来。

“等你到了京城,就送信到定国公府,记得要说明地址,我有时间就去找你。”苏苒说完,对着慕云笙伸出手,做出要拉勾的手势,见慕云笙一阵迷茫,便拉过她的手,手把手教了起来。

慕云笙又是一阵惊奇,居然还有这样的约定方式。在她看来,两人就应该击掌为誓,然后大吼一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