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意料之外(1/2)

却说随着北越的反目,卫国大势已去。如今三面临敌,诸将皆无法解破。唯有泰康临危不乱,提出暂降程纵的计策。虽然遭到了不少的异议,但其中的斟酌无疑还是很有道理的。

崇楼心中明了,就此沉思。

他权衡利弊,觉得泰康的决策虽然让自己有些深受耻辱的感觉,但如今却是自己与卫国诸将最好的去处。毕竟自己虽为王主,却是兵家出身。如果自己投奔穄子期,穄子期一定会向对待曾经的程纵一样对待他。想要像程纵一样谋得崛起的机会,何其困难。而程纵就完全不一样了,他身怀大才,如今坐拥东夷之地。身边或缺的,不过只有能征惯战的勇将和兵力罢了。如果说自己投奔穄子期,是所谓的杯水车薪的话。那么自己投奔程纵,便是恰如其分的雪中送炭了。

急人所不急而往,必然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而急人所急的前去,必定能够谋得再度崛起的机会。

崇楼心知于此,便也有了自己的决意。

他一声叹息,最终还是接纳了泰康提出的决策。为了防止魏无伤的追击,崇楼选择了一营一营缓缓的退去。魏无伤了然于此,只恐是崇楼的诱敌深入之计。故而细思之下,并不举动。卫国由此得到了撤退的良机,便一路不往南归,反而向东而去。

为了防止程纵的怀疑,崇楼率领人马在入进东夷之地前,便向程纵缴纳了降书。程纵收到了书信,心中欢喜。部下众人以此见疑,皆建议程纵不可轻易接纳崇楼。毕竟崇楼是列国兵家之最,如今只是迫于形势罢了。更兼他率领的卫国人马众多,诸将因此都害怕崇楼会借此机会伺机复夺东夷之地。

程纵闻言,忍不住“哈哈”大笑。

“诸公如此考虑,未免太过于谨慎了。东夷之地如今以为我所尽得,又岂能容得崇楼肆意胡来?只要我们准备得当,便不会让他敢有动作的。”

程纵对于崇楼毫无惧色,由此传下命令。

使上将厉天泽率领重兵前往东垂边关,以此接纳崇楼的投降。但凡卫国军士,全都弃兵卸甲、彼此自缚方可入城。崇楼闻听讯息,深表无奈。如今他寄人篱下,已经没有了选择的权利。面对程纵提出的决策,一时间也只有依从一条道路。

由此卫国人马尽皆进入东垂腹地,人马数万皆被厉天泽收编。

根据程纵的决策,崇楼诸将不能予以丝毫的慢待。厉天泽以令而行,沿途一路也对卫国诸将极为照顾。诸将备受优待,自诩此番投奔程纵必然受到重用。他们一行人一路向东而进,便来东夷沔城与程纵会面。

程纵见到崇楼与诸将,面露笑颜的身居主位。

崇楼与卫国诸将但见程纵,便自予以跪拜。程纵看到崇楼屈服,喜笑颜开。

“闻听卫王自帅亲国之兵在南境作战,却不知为何突然选择投奔与我?”

闻听程纵所问,崇楼不觉一声叹息。

“闻听程帅招贤纳士,故而穷困来投。”

程纵点头,面上喜悦之色依旧。

“以卫王之英明神物所在,定然不会轻易决定投奔于我这夏朝一员将领麾下的。如今程纵不才,敢问卫王,是谁人向卫王献计,前来东夷不远千里投奔于我的呢?”

闻听程纵询问,崇楼还想敷衍。然而程纵脸色一变,态度也变得有些冷漠了下来。

“卫王一世英名,堪称列国兵家第一人。难道此番是何人的谋略,都没有胆量向我言明了吗?”

崇楼但听程纵所言,心中暗生羞愧。一声轻叹之间,便将泰康献计之事尽数告知。程纵有所了然,脸上再度露出了浅然般的笑容来。笑容虽然如是,但他的手段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来人。”

随着他的一语出口,殿前武士十余人便即带甲入进。

程纵以此传令,竟然先将此番献计为王崇楼的泰康拿下。武士应命,甚至不等崇楼诸将反应,就将泰康按倒在了地上并且五花大绑了起来。

崇楼与卫国诸将见势惊惧,急忙询问程纵意欲何为。

程纵也不慌乱,便自直言道:“身为臣子,居然不顾王主声威。似此不忠不义之人,留下来早晚必成大患。”

遂吩咐武士,就此将泰康押入死牢,等待自己日后发落。

程纵如此所为,无疑震慑崇楼与卫国诸将。众人原本因为程纵一路的法令而心中倍感轻松,却不想刚刚才与程纵会面,程纵喜笑颜开的背后居然会做出如此果断的决定。

众人以此失色,面面相觑之间,也已不知所言。

程纵见势,就此从主座起身。他走下台阶,不紧不慢的来到了身为卫主的崇楼身边。

“卫王此番前来投奔,是看得起我程纵。然而我程纵毕竟只是夏朝的一员将领而已,实在不敢私自收留卫王与在座诸将。如今卫王既然有了归降之意,那不如直接投到我夏朝王主的麾下。毕竟如果诸位向我投降,就只能成为我麾下的副将罢了。这对于诸位的才能和卫王的声望,实际不相符的事情。此番我将诸位送去见我家王主,我也会亲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