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朕来教你一招(1/2)

“沈安,念在你也是一片好心的份上,朕要提醒你一句,想把百姓们迁移到安全的地方,这是好事,不过,这也会造成很大的麻烦,若是你的预测不准确,出了纰漏,到时候,动用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组织了迁移,却没有发生大水的话,你可要承担责任。”李世民面容严肃,沉思了片刻,才郑重说道。

责任?

沈安为什么要承担责任?

李治想不通,他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让沈安倒霉的,而是恰恰相反,他希望沈安能够经由这个预言,立个大功,讨个赏之类的。

以他儿童的价值观来看,这样想无可厚非。他怎么会想到即便是一个相当有意义的提示,也不见得就会收到料想之中的好结果。

说不定,还会弄巧成拙。

“父皇,若是沈郎说的是真的,那他就让成千上万的百姓免于受难,是大功臣,怎能让他负责任?”李治抱怨道。

在这一点上,他并不傻,父皇此言一出,就证明了,相比领赏,李世民更倾向于让沈安承担责任。

李世民板着脸:“朕当然要确定这一点,这样说,也是为了沈安好。”

“他必须能够证明,他做出的判断,所带来的益处要大大多过所带来的麻烦,这样朕才有可能会按照他说的办。”

“雉奴,”他忽然把话题转向了自己的亲儿子:“这也是你需要尽早明白的一个道理。”

“很多事情,一定要想明白利弊得失,才能实行,若不是把所有的细节都想清楚了,就不能轻举妄动。”

“少年,”沈安察觉到,他的眼神正落到自己的身上,连忙站好,等着训示。

他很清楚,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决定。

这可是中古时代的大唐,让这么多的人短时间内进行大规模的迁移,别的不说,肯定会在百姓之间引起轩然大波。

再者,明明没有任何的灾祸,生活平稳,你却组织他们离开自己的住所,短暂躲避。

在他们贫瘠的认知之中,也绝对不会答应。

这就是李世民所说的,迁移会有很多麻烦。这种麻烦和百姓们当真遭了灾之后,被安置到他处是两个概念。

若是到了那个境地,朝廷还能给他们安排吃,安排住,他们就会把朝廷奉若神明,感激不已。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若是没有朝廷的照拂,他们就没命活着了。

然而,现在摆在沈安面前的,却显然不是这样的情况。你不能指望着蒙昧的乡民会相信他说的话。

相信无限晴好的天气会瞬间变坏,大水几乎是顷刻之间就暴涨上来,淹没他们的家宅。

沈安没有证据,同样的,李世民也没有。只是说服他们听从朝廷的旨意就已经是大难题了,更遑论其他。

面对李世民的提问,沈安没有退缩。

有详尽的历史记录在手,他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就算是李世民的威胁,也并不能让他改变主意。

“陛下,微臣可以保证,只要我们及时转移了百姓,就可以让洛阳城免遭一场劫难。”

“而且,微臣把这件事说出来,并不只是为了洛阳百姓们的安全,同样的,我也是为了陛下着想。”

“按照天象显示,这次洛阳城的大雨来势汹汹,而城中水路众多,一旦涨水,必定会发屋飘树。所以,微臣恳请陛下能够为了自身计,为了大唐的黎民黔首计,在做好了一切安排之后,率先返回长安。”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窗外的天色渐渐变暗,落日之前的最后一道余晖,照射进了殿堂。

又是一天东升西落,李世民眼睛眯着,沈安的各种分析,他却没有错过。

一边听,一边轻轻颔首,已经认同了沈安的建议。不过,他的处置方式与沈安期望的那种,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作为一个君主,他只能从各种可能的方案之中,寻找折中的方案,推行下去。

“徐良。”轻唤一声,老太监连忙上前:“老奴在。”

“传朕的旨意,左右金吾卫做好准备,即日起,加强洛河两岸的巡查,同时,将两岸住家的情况做详细的记录。一旦降下大雨,河水有暴涨的趋势,他们就要加紧转移沿岸住家,要保证百姓们能够顺利尽快离开。”

眉头一皱,李世民的旨意让沈安有些表情失控,不过,他迅速意识到,李世民也正在盯着他瞧,便迅速调整好状态。

“沈卿,你觉得这样安排如何?”

不一会功夫,他的称呼怎么又变了。一直以来,李世民不是随着李治,叫他一句沈公,当然完全是开玩笑的说法,要么,就是直呼其名。什么时候唤过他沈卿?

这是,把他也看成是自己朝廷上的大臣了吗?

严格说来,好像也确实如此。

他顿了顿,才郑重其事的认同了。到底也还是大唐啊!

也不能指望着李世民能够全都听从他的智慧,迅速进入状态,安排人员转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