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连轴转(求收藏、求推荐、求评语)(1/2)

第三十五章:连轴转(求收藏、求推荐、求评语)

整个大厅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一下子各钟意见和想法满天飞,大家的思想都活跃起来,忠叔连喊了多声安静,大家的

声音这才小了下来,但整个大厅仍然是嗡嗡一片。

“每户流民分田五十亩,每亩田交租两斗,按照我们现在三万多亩的土地每户分五十亩也只是刚够,所以每户墨者暂不分田,希望大家不要有意见。冬天时准备修建一条路直通官道,路基需全部用青石铺路,到时工事堂建设司需尽早同户事堂商议,看一共需耗费多少钱粮。”

“是。”,工事堂和户事堂的两位堂站起身答道。

整个新华堡洋溢在幸福的海洋中,每户流民都分到了五十亩土地,户事堂将所有田地按照区域划分成六块,每百户人家集中在一个区域,每个区域任命了一位农事经验丰富的农人负责,名为生产队长,这样整个流民就会在六名生产队长的带领下从事农事种植。队长每月还可领两石的月钱,所以队长的积极性很高。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离不开土地的依存,王莽这个小实验算是正式开始,耕牛和农具也按照各个生产队进行了合理的分配,匠人们对地势较高的田地进行了探查,设计了深井,所以旱地每五十亩都打有深井,深井深二十米左右,四周用青砖从底部固定,一直砌到地面,再用条石砌在四周,这样才能保证深井的长期使用。

王莽和陈忠两人站在田野上,四周全部是流民们忙碌的身影。

“忠叔,流民们对这次安排有意见吗?”

“公子,流民们都是欢天喜地,五十亩田足以养活他们一家人,虽说每亩收两斗租子,这在大汉朝来讲不算低,但我新华堡没有瑶役,有手艺的工匠还可以在我堡中工事堂做活取得收入,比起大汉其余各地的庶民的日子可就好多了。”

“忠叔,这只是起步,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过的,我希望普天之下,我大汉子民都能过上我新华堡这样的好日子。”

“公子墨者的道德,正是我辈学习的楷模。”

陈叔望着眼前这个只有七岁的王公子,越来越觉得巨子的选择没有错,这位小巨子一定会带着墨者,恢复先祖的荣光,让墨门的精神发扬光大,开拓墨家学说。

“忠叔,我在检查铁卫训练时,发现一些墨者有晚上不能视物,想来是夜盲症,我们先回医务堂,看他们能不能想想办法。”

医务堂内,韩浩正在整理书简,抬眼看见王莽和陈忠走了进来,连忙起身让座。

“公子,你到医务堂,可有事?”

“韩堂主,我近日发现不少墨者子弟有夜盲的症状,不知医务堂有办法医治。”

“公子,其实夜盲之症不难医治,只是现在这条件我们还无法达到。”

王莽前世是医生,知道夜盲症主要是缺乏维生素造成的,但还是要听一下医务堂的意见。

“有何困难,不妨说出来。”

“公子,不仅是我墨者,整个大汉子民大致都有夜盲症,因长期吃不到肉食之故,素经上记载:得鸡肝二副、夜明砂十克,将鸡肝洗净,同谷精草、夜明有消息放入盆中,加少量清水隔水蒸熟。吃肝饮汁,多吃有效,可治夜盲症。“

王莽知道,整个新华堡还是要大力发展蓄牧业,多吃肉食,自然而然夜盲症就消失了。

“忠叔,看来,我们还是要多养猪、鸡、羊,这样才能让大家多吃肉食。”

“公子,说的是。”

“韩堂主,你的医务堂可有病人来看病?”

“公子,此间墨者、流民有病者会时常来治疗,只是按照公子要求,我医务堂医者严重不足,所以想请公子同意医务堂能吸收墨者。”

“此事从长计议,我思考之后再给你回应。”

“忠叔,我们回议事厅吧。”

议事厅内,户事堂的三位堂主也以就座,陈忠看着大家,心情十分高兴。

“这段时间,田地已分下去,深井已打完,公子有话要跟大家交代。”

“我今天要大家来,是想要在牛圈旁想要再修建一个养猪场,以后我堡内的肉食供应才会充足,畜牧司最好出个告示,让精通养猪的流民来做这件事情,另外也可养大量的养鸡、鸭之类,这样我堡内乡民就不会有夜盲症了。”

“公子,小人倒知道有人会养猪,而且还会养各种动物,不懂种植,家人以其不务正业,经常遭人白眼。此人叫江河,还读过书。”

“此人现在在哪里?”,王莽急切道。

“公子现在要见他,我令人将他唤来。”,说着蓄牧司主管便出去了。

两刻钟左右的时间,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便跟着走了进来。

“小人江河拜见公子。”

“听说你会养猪?”

“是的,公子,小人对养猪有些心得,如今皇室和官员喜吃牛羊肉,皆因猪肉味质粗糙,比不上牛羊肉味道鲜美,实际上等小猪出生时可将公猪奄掉,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