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实验体一号(1/2)
李逸安的尸体躺在直升机里。奇怪的是,这架直升机无论外形还是内部的构造都不同于普通的运输直升机。
首先是内部空间大,直升机体积非常大,就像一架小型的民航客机一样,可以装下几辆坦克车。
其次是内部的仪器众多,各种各样的仪器将巨大的空间填满,内部更像一间实验室,而不是运输直升机。
李逸安的尸体被两个穿白色衣服的男人抬到一张金属床上,就像是做核磁共振一样,李逸安的尸体进入机器内。
“扫描大脑活性。”几个身穿白色衣服的人坐在屏幕后面,看着李逸安的尸体被送入机器内部。
“老师,脑部有微弱的活动。他是不是并没有死?”一个年轻人问身边的人。
“不可能,身体都断了,就算他当时还活着,失血过多也要死的。”一个白发的老人说。
“可是,如果死亡很久的话怎么脑部还有活动呢?”年轻人疑惑的问。
白发老人想了想,对学生解释说:“这个人身体断开的位置比较靠下,伤口又被灼烧的痕迹,也许他运气好,血管因为灼烧而变形,刚好堵住了动脉。”
学生不服气,继续请教说:“可是毕竟过了几个小时了,人都断成两截了,怎么可能活这么久?”
白发老人对着身前的话筒说:“将大脑取出存放好。”
屏幕上其他工作人员开始执行命令,对李逸安的尸体进行开颅。
白发老人转头对学生说:“历史上有明文记载的腰斩,发生在雍正年间。被腰斩的对象叫俞鸿图,史料记载他被腰斩后,用自己的血写了七个惨字,才慢慢死去。所以这个人可能被抬入停尸区的时候才真正的死去。”
年轻人感慨的说:“原来人断成两截还能活这么久。”
白发老人说:“几十分钟是有的,不过超过一个小时就是奇迹了。这其中有很多因素同时存在才能造成现在的结果。”
年轻人说:“正向您说的,他身体断开的位置在盆骨,并没有重要器官。加上灼烧使得血管闭合,没有造成大量的失血,或者减缓了失血的过程。这才使得他能坚持几个小时。”
白发老人笑了笑说:“几个小时也要分,八九个小时也是几小时,一两个小时也是几小时。”
年轻人也笑了,“老师说的对,那些士兵肯定没有计算时间,胡乱就说过了几个小时。实际上应该没有那么久。”
白发老人点点头。
“陈教授,已经完好取出大脑。”工作人员汇报说。
白发老人就是陈教授,他名叫陈典,是生活学与机器人学的专家。他和他的团队都来自科技公司,正在研究的是科技公司最重要的一个项目。
科技公司是国家重点扶植的单位,也是国家高尖端武器的研发部门。这次他们获得授权,进行一个大胆的实验。这项实验已经在动物身上获得成功,用于人体实验还是首次。
陈教授对话筒说:“很好,一定妥善保管,这个人的大脑来之不易呀。”
学生听老师这么说,便问:“老师觉得他很特别吗?”
陈教授解释说:“我们原本的计划是多收集尸体的大脑,最理想的大脑是从战地医院送过来刚刚死去不久的。这样大脑细胞还没有死亡,只要放入人造脑溶液中,就能完好的保护它。这次这个尸体特别的地方就在于死亡一个小时以上,居然还有脑部活动,就像刚死的人一样。要知道人死之后,几分钟的时间大脑就会死亡。所以我说这个大脑来之不易。”
学生点点头,“是呀,这个人的生命力真顽强。”
陈教授说:“之所以顽强,还是因为他的精神一直强大,有着强大的精神意志才能使得身体超自然的保持活性,这样的大脑更有利于我们这项试验。”
学生期待的问:“您说,我们这次会不会就能成功呢?”
陈教授笑了,“我也希望能成功,不过这种几率太低了。我们还没有任何试验能够一次就成功的。每次都要经过多次试验,反复修正错误。所以呀,不要有侥幸的思想,科学是严禁的,容不得半点含糊。”
这时,机舱内广播:“马上进入基地,请机组成员做好准备。”
超大的直升机开进一个隐秘的基地。基地的入口居然在一座山上。在一段陡峭的山壁上,突然开启了一道门,直升机进入后,大门再次关闭,表面上根本看不出这是假的,伪装的十分逼真。
内部空间大的惊人,这里是一个实验室,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研究项目。直升机停在其中一个区域,几个白衣人抱着装有李逸安大脑的箱子,跟在陈教授身后。
一行人穿过环形走廊,进入一间巨大的实验室内。
“大家都准备好了吗?”陈教授进门便问。
“已经准备完毕,随时可以进行连接。”迎面走来的白衣中年人说。
“很好,把人脑放进去,我们马上进行连接。”陈教授快速走向操作台。
“是。”中年人接过箱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